首页 >> 艺术藏馆
元四家精品画作赏析
作者: @ 2015-09-21
(元四家)精品画作赏析
元四家,或元四大家,是指元代山水画的四个代表画家。有两个说法,一说为赵孟頫、吴镇、黄公望、
王蒙四人;另一说则为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他们都是以擅画山水画而闻名,对中国山水画
发展有重要影响。
赵孟頫出身于宋朝宗室(宋太祖第十一世孙,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后代),宋亡后,辞官返回故乡
吴兴闲居。赵孟頫在诗、书、画、印上皆有很高造诣。诗作有《松雪斋集》。书法上精通行书、楷体,
独创“赵体”,对后代书法艺术影响很大;篆刻以“圆朱文”著称;画法上也有独创性,首次提出书画
用笔相同的理论。
赵孟頫的画作题材广泛:山水、人物、动物、花鸟、竹石无所不有,其后各代几乎无人能超过他。他前
期的画作设色独到,即“绚丽之极,仍归自然”。后期多作淡墨画,近乎白描。绘画作品有《鹊华秋色
图》。
赵孟頫《秋深帖》
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宗阳宫帖
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归去来辞》
行书 藏上海博物馆
赵孟頫《止斋记》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局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行书右军四事(部分非)
秀石疏林图
鹊华秋色图,现藏于台北故宫
吴镇(1280年—1354年),中国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嘉兴魏塘桥(今嘉善县魏
塘街道)人。
吴镇性孤介,一生清贫,曾在村塾教书、并卖卜于武林等地。但他博学多识,工书法,善草书,能诗
文,绘画善水墨山水画,师法巨然,用长披麻皴,兼以斧劈,笔力劲爽,墨气淋漓,写出山川林木峥嵘
鬱茂之景,改变了巨然“淡墨轻岚”的风格。也画松竹,亦挺拔有致。尤其重视画面题咏书法与绘画风
格的协调统一。他的画善用老笔湿墨,笔力雄劲,墨气沉厚,题咏诗文较多。画墨竹笔意豪宕,生意满
纸;画古木、怪石挺劲有力。明清两代书画家均受他很大影响。
洞庭渔隐图
芦花寒雁图,故宫博物院藏。
渔父图,台北故宫藏
多福图轴,天津博物馆藏。
仿东坡风竹图轴,弗利尔美术馆藏。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平江路常熟州(今江苏省苏州市
常熟市)人,元朝画家。
黄公望曾任小吏,延拈二年(1315年)九月因张闾贪污事被牵连入狱,开释后入了全真教出家,并与张
三丰、莫月、冷谦等道友交往,隐居在常熟小山头(今虞山西麓)。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
日,在常熟逝世,葬虞山西麓。
黄公望学识渊博,工书法,通音律,能诗文,锺嗣成说他:“公之学问,不在人下,天下之事,无所不
知,薄技小艺亦不弃。”50岁才开始学绘画,曾得到赵孟頫的指教,陶宗仪说他“画山水宗董、巨”。
黄公望自称为“松雪斋中小学生”,重视写生,常在风景名胜地随笔摹写,其水墨山水尤为出色,创立
了浅绦山水,代表作为《富春山居图》,邹之麟在题跋中称此图“笔端变化鼓舞,右军之兰亭也,圣而
神矣!”其著作有《山水诀》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理论著作。
丹崖玉树图,故宫博物院藏。
天池石壁图,故宫博物院藏。
九峰雪霁图,故宫博物院藏。
富春大岭图,南京博物馆藏。
王蒙(1308年—1385年,一作1298年—1385年),字叔明(一作叔铭),号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人。元
末明初画家,元四家中最年轻者。
王蒙于元朝末年曾入仕,后来弃官隐居于今浙江馀杭黄鹤山达30年,自号黄鹤山樵。明初出任山东泰安
知州,由于曾在当时宰相胡惟庸家观画,胡被捕时受牵连入狱,死于狱中。
王蒙自幼受外祖父赵孟頫的影响,喜好绘画,后来得到黄公望的指教,又常与倪瓒等人切磋,对山水画
有独到的创新,发明了解索皴画法,善用渴墨苔点,所画山水景色稠密,山重水複,布局繁密,苍鬱深
秀;用解索皴和渴墨点苔,表现林峦鬱茂苍茫的气氛,为他的独到处。
流传后世的作品有《青卞隐居》、《夏日山居》、《夏山高隐》、《秋山草堂》、《花溪渔隐》、《溪
山高逸》、《穀口春耕》、《葛稚川移居》、《太白山》、《丹山瀛海》等作品。
层峦萧寺图
夏山高隐图,故宫博物院藏。
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
葛稚川移居图,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