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书屋
浦玉生著《施耐庵传》《罗贯中传》作品北京研讨会综述
作者: @ 2015-10-25
浦玉生著《施耐庵传》《罗贯中传》作品北京研讨会综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双峰并峙的文学之星有不少,唐代大诗人中李(白)杜(甫),宋代大文人中有欧
(阳修)苏(东坡),施(耐庵)与罗(贯中)则是元末明初伟大的文学家,《三国演义》与《水浒
传》的作者,他们共同揭开了中国小说史的全新面貌,形成“双峰并峙”的壮丽景观。而《三国演义》
的作者罗贯中,又恰恰是施耐庵的门人——学生。《三国演义》已进入世界文学之林,成为世界名著之
一。《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在明末清初被称为“四大奇书”;在现、当
代《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称为“四大名著”,属于国学范畴。这两种
称号都反映了人们对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撰写生活于七百年前的古典名著作家的长篇人物传记,是史传文学,不是历史小说,这是一个高难
度的动作。因为正史记载的施耐庵、罗贯中的资料很少,比如,罗贯中也仅仅只有五十六个字的信息,
要完成一本三十五万字的著作是何等艰难,然而,数十年的研究,浦玉生完成了这一宏大的事业。诚如
作者在《湖海散人——罗贯中传》后记里所说,撰写《罗贯中传》,不仅要知道汉末三国,还要知道隋
唐五代、元末明初;不仅要知道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还要读懂《三国志平话》、司马迁的
《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此外,还要研读相传是罗贯中的小说、戏曲等等。如果说写《草泽
英雄梦——施耐庵传》是一条线上的叙事,是运河一条线连成江、浙、鲁等省。写《罗贯中传》是三根
弦上的运作,三国的古战场分布于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出生地山西晋中市祁县、祖籍地山西太原市
清徐县,终老地大名府浚县许家沟(今属河南鹤壁市淇滨区一带),所以涉及到华夏的长江、长城、黄
河三根弦。作者亲历考察了十七八省市自治区的三国古战场遗址。
浦玉生在考证罗贯中史料的方法是“三重证据法”(纸上材料、地下文物、民间口碑),由此,像
文物考古家将若干历史“碎片”拼贴、复原出一件“元青花”一样,他让历史还原了罗贯中。罗贯中
(约1316—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山西太原市清徐县,出生于山西晋中市祁
县,青少年时期在麓台山学佛,青年时离开故乡,漂泊黄、淮、江、浙一带经商,并流连于书会才人之
间。他在晋中和晋东南地区了解、搜集了关于五代时期梁晋交战的故事与传说,后离开山西到冀、鲁、
豫交界处的大名府,河南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在山东临清、东平一带活动,为他的小说创作搜集
素材。中年时入张士诚幕,足迹于江、浙、鲁、赣、闽、蜀。一三六三年,因张士诚拒绝劝谏,施耐
庵、罗贯中、鲁渊、刘亮等有识之士纷纷离去。罗贯中经杭州到淳安等地考察了解方腊起义的遗迹。与
施耐庵相伴,流徙于泰州海陵县白驹场(今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淮安市淮安区大香渠六号,一三七0
年施耐庵在淮安逝世后,罗贯中与淮安王道生告别,山西太原的家是不能回了,他先取道汤阴县,凭吊
了民族英雄岳飞故里,又来到与汤阴毗邻的大名府浚县(今河南鹤壁市淇滨区许家沟一带),在黑山之
麓、淇水之畔的许家沟背山依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在这里他撰写《三国演义》、续写《水浒传》
一百二十回本平河北田虎、平淮西王庆部分,直至逝世。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号颇有浪迹江河
湖海的意味。他长期生活于江淮之间、苏杭一带,明代文学家、浙江杭州人郎瑛(1487—1566)《七修
类稿》卷二十三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明
代藏书家、浙江兰溪人胡应麟(1551—1602)所著《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在谈及施某编《水浒
传》时,说:“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再结合他留下来并流传至今的几部章回小说多
是历史演义或英雄传奇,从文本与作者、版本与本事之间,从作者、时代、版本、本事考证连同文本诠
释结合起来,这是三(山)里三(山)外的里应外合,我们发现了罗贯中的足迹,从而钩沉历史资料,
无数的“碎片”复原出一件“元青花”。
2015年5月28日,浦玉生先生《施耐庵传》《罗贯中传》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水
浒学会、四川民族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林萃书院等单位主办,与会的评论家先后发言。
中国作协创联部原副主任、著名散文家尹汉胤说:《草泽英雄梦——施耐庵传》、《湖海散人——罗贯
中传》这两部作品长篇人物传记,不同于一般的作者传记,这两部书非常有价值。最近的中韩论坛,韩
国人对《三国》、《水浒》人物了解很多,美国西点军校也将两部书作为经典读物,它不仅是古代小说
的高峰,对当今“一带一路”走出去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文化走出去的根基。
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中国散文协会副会长王彬说,施耐庵、罗贯中的资料都很少,我很佩服浦玉
生,传主的材料少很麻烦,编是不可靠的。我去过大丰,看过麋鹿,提出访施耐庵遗踪,他们回答说在
修路,没去成。施耐庵故里是传统文化的诞生地,如何输出文化的工作值得研究,我们经济发达,文化
还弱,浦玉生先生开了个好头,他揭示了四大名著作者有两个与大丰白驹有关。
《民族文学》杂志主编、著名评论家石一宁说,这两部人物传记首先是填补空白的意义,其次创出了自
己的特色,正史与野史的结合,学术与故事的结合,历史与文学的结合,基本上交待了传主写作《三
国》、《水浒》的意义、目的、原由,古人讲“知人论世”,读人物传记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
意图。人物传记有多种写法,希望作者一以贯之,坚持文史兼备的风格,在这个领域里打出自己的旗
号。
《环球企业家》杂志主编、著名评论家石厉说,根据王道生《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
生关系,“门人”一说,可师生关系、追随者关系,浦玉生先生将施耐庵与罗贯中一起研究,研究他俩
的交往史。通过作品可见施、罗二人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通过作品揭示了那个时代背景、思想交锋,
这是作品的意义所在。
中国作协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著名诗人班清河说,这两部书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史功底,读《三国
演义》之后,再读《罗贯中传》,更加清晰看到作品与作者的内在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顺
理成章。
中国诗歌万里行秘书长、著名诗人祁人说,在中国诗书画校园行来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小的同时,出
席浦玉生传记作品研讨会,丰富了校园行的内涵。祝贺浦玉生,很钦佩浦玉生能够写出两部经典名著大
家的传记。《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三国演义》上千个人物,看完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它们的艺术魅
力,当今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启迪今天的中国人从《三国》、《水浒》中得到启示,也很感谢浦玉生撰
写的两部长篇人物传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出席并讲话,他说,浦玉生《施耐庵传》、《罗贯中
传》这两部长篇人物传记都是填补中国文学空白的作品,前者是中国作协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首批
作品之一,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后,社会反响很好,后者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也非常有价值,现在
国际上的三国文化热,一些国外政要、公司巨头都将《三国演义》作为必读经典,从中汲取智慧和谋
略,古典名著的作者值得研究,在这方面浦玉生作出了贡献。考证这两部名著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基
础,很有意义,这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它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这也正是撰写这两个
文化名人传记的价值所在。希望浦玉生在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中写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中国水浒学会会长、湖北大学教授张虹发来贺信:“作为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浦玉生先生八方调
研,数载耕耘,著述丰硕。学会预祝浦玉生作品研讨会圆满成功”。她对《施耐庵传》、《罗贯中传》
两部作品的评价是:“视野开阔,文史兼备”。
此次活动,《文艺报》、《农民日报》、光明网、新民网、东北作家网、湖南作家网、江苏文明
网、新华报业网、盐阜大众报、东方生活报、《名师讲作文》、《写作》杂志等20多家报刊、媒体陆续
报道了此次活动。2015年6月1日《文艺报》报道说:“这两部作品既讲究文献的可靠性,又注意表达的
文学性。作者善于从细微处着手,沉稳地梳理碎片化的史料,并较好地将其还原到人物的生命轨迹之
中,写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当然,评论家们也指出了作品中值得思考和完善的一些方面。
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说过:“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
与草木同腐朽。”浦玉生先生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施耐庵、罗贯中第一次树碑立
传,这是一件载入史册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益显示其重大的文化价值。
国内首第长篇人物传记《湖海散人——罗贯中传》一书邮购地址: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0.0.uhCG7a&id=52169141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