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区
谈股市投资技巧
作者: @ 2000-12-07
谈股市投资技巧(一组)
巨阴出现宜出货
阶段卖出策略之一
江山(吴永睿)
股市的成功之道归根到底离不开四个字:低买高卖。而卖出想对于买入而言更为重要,因在股
价走势中涨跌是互换的,一个好的买入需通过不失时机的卖出来实现最终的获利,而什么价位卖出
将直接决定你的利润大小。因此,股市才有“会买是徒弟,会卖才是师傅”的格言。通过对股市中成
功人士的了解和自身在市场中的体验,笔者认为采取阶段性的卖出策略更适合于中国股市的特点。
“巨阴之后宜卖出”中的巨阴是指股价在阶段性的走势过程中出现一根非常大的阴线,这根阴线
是一个月或几个月甚至一年内最大的阴线,收市股价跌破前一日或前几日收市价。那么仅此一点即
应考虑做出阶段性卖出的策略,实战中的例证如下:东方电子在今年的2月17日收出巨大的阴线,
当日该股以25.98元开市收于23.19元,形成实体达2.79元的阴棒,这根阴线跌穿了前两日的收
市价,而且也是自1999年12月27日上升以来的最大阴线,又是自1998年以来该股的最大阴线,因
而具有强烈的转势见顶的含义。事实上,该股当日的股价直到今天仍高高在上,已至少确定为一个
中期顶部。
近期的典型例证可见泰山石油的技术走势。泰山石油从今年年初一直以来形成单边上升的技术
形态,在经过10月末的加速上升后在10月31日风云突变,形成高位的巨阴线当日跌停报收,形成长
阴的极限位这根阴线实体超出今年上升途中的任何一根阴线实体,而收市价亦跌破前两日的收市价
且已回补了跳空缺口,因而阶段性顶部得到确认,不过庆幸的是由于当时大盘处于顶势,该股随后
两个交易日有所回升,但回升正是出局卖出的最好时机!而到本周该股已回落到17元附近,离最高
价时段的20元以下跌了近20%。11月16日的多佳股份,6月8日的粤高速以及10月12日的海深集团
均当日跌停收出巨阴,因此形成了中期顶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回顾后期大盘走势,上证指数于11月24日形成了巨大的阴线,当日下挫66点,跌幅3.29%,
1根阴线跌破9根日K线的收市价,这根阴线的跌幅超过8月31日当日跌幅2.7%的阴线,超过5月10
日当日跌幅达3.07%阴线,应是半年多以来最大的一根阴线,因而单纯从沪市这根超级大阴线而
言,其形成沪指阶段性的头部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巨阴的出现后极少数情形也可能在一个月后出现股价再创新高甚至再走一波上升的走
势,但至少巨阴意味着一个短期的头部形成。而从实际的例子看,即使其后股价再创新高,但升势
也多为强弩之末。例如大众科创4月24日-5月30日的走势。
最后指出的是,如果一根巨阴出现在连续创新高后,中期顶部的可能性极大,而出现在一只股
票的中价区(历史最高点与底部之间),那么,对于巨阴的转势含义可有所保留,略有淡化,因这
可能是强庄建仓的行为,那么经过一两个月的横盘或调整后该股可能出现真正意义的主升行情,但
不管如何在出现巨阴后果断卖出是具有极强的实战价值的,这使我们有可能获取最大的收益。还有
一点就是以当日和随后几日的成交量情况来结合分析会对我们的卖出策略有所帮助。
跟庄技巧
成本选股
黄家坚
庄家从低位吸货之后,为实现利润,完成做庄目标,必然要向上拉出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究
竟有多大,每个庄股不会完全一样,但要获得做庄这个“行业”的平均利润,却有一个最低拉升幅
度。正如彩电行业由于每个彩电生产企业成本不一样,卖价亦有差别,但总会有一个行业平均成
本,成本与平均成本相同的可获得平均利润,大大低于这个成本的企业可获得超额利润,大大高于
平均成本的企业则不可能长期生存。
经考察近年来众多庄股,可发现其平均成本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区间。庄家目前的成本构成主
要有:吸货成本、拉升时的税费成本、拆借资金的利息成本、公关宣传成本,与上市公司的“合
作”成本,刨去成本,要获得利润,从低点至出货点必须有一倍左右的涨幅。例如某股今年的最低
位是10元,主力当然无法在最低位吸到足够的货,一般吸货便耗去20%左右,亦即是在12元以下仅
为主力的吸货成本区,拆借资金年利息一般在10%以上,而中线庄家做庄一般要历时一年,也就是
光利息又要耗去10%,中途的对倒做量、震仓、洗盘、推升都需耗去税费成本,一般在10%-20%
之间,而且,主力也无法在最高位派发干净所有的货,例如10元拉至20元,派货空间大约需20%,
亦即18-20元以上都为主力的派货区间,这又耗去升幅的20%,各种成本累计达60%-70%,这
就是做庄的“行业平均成本”,也就是说,升幅100%的个股,主力实际获利在30%左右,这便是做
庄的“行业平均利润”,低于这个利润,不少庄家将退出这个高风险的投资场所。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我们无需买到低价,离最低价20%以内的空间都属于主力吸货区,也就是
投资安全区,此时买入安全性高,且主力吸货完毕之后有望很快展开主升段,例如金鹰股份6月份
上市,上市后最低价在6月6日的14.5元,随后缓缓走高,10月份仍停留在18元附近的价位,升幅
约20%,此前一直是买入信号,类似地,神州股份(0968)、北方股份(600262)等股既脱离底
部、股价又离最低点升幅不足20%的个股应是中线的佳品。
信步股林
赢家和输家
草芥
ST郑百文要重组了,这等公司居然还能重组,脱胎换骨,股市上恐怕再没有哪家公司是会下市
摘牌的了;看来,喊了一年的退出机制也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也难怪那些ST、PT股炒得那么欢。
存在即合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此时再劝喻大家理性投资,是多么的欠缺说服力,难免有说教
之嫌。
市场的焦点现已转移到重组会是几重赢的结局方面,唯独对输家不感兴趣。依愚见,输家是有
的,且有明暗之分。信达公司的债权大幅打折收回,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明输;ST郑百文耗光了
集资款,钱是亏了的,这钱肯定属于曾沾手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人,具体是谁却无从考究,是为暗
输。眼下大家最关心的是股票复牌后原持股人亏不亏,按惯例自然是不会亏的,不亏是基于市场对
公司重组后的良好预期,老股东的不亏甚至赚,是要靠新股东愿以更高的价钱接手来实现的。如此
想来,三联集团便是大赢家了,仅5000多万流通股就可以从市场上套现6个亿,净赚3亿多元,外加
25%的公司股权。如果说,三联能赢是因为眼光独到、财技高超、胆识过人,那郑百文原来的大股
东又凭什么可以在耗尽小股东血汗钱后用那本属虚报、分文不值的权益换回新公司的股权,从而金
蝉脱壳?这样的重组据说还是挺市场化的了呢!
提及市场化,近日渐趋频密的A股增发可算是其中典型了。发行价与市价的折扣率比港股增发
还低许多,发行数量也似乎是没有限制的,从不断有公司大比例更改募集资金投向的情况看,集资
方式市场化、国际化,还需上市公司运作规范化来配合,尽管时论多呼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但
游戏的天平却依旧倾斜,难怪有人说:用票子换银子的总是赢家,用银子换票子的就难说了。
择股不论高低 关键选好时机
安然
历来股民选股有两种策略,偏稳的股民多喜欢价格在低位的股,而主动型的股民多选择强势的
或高价的个股介入。经历过漫漫熊市及大牛市后,谁对谁错,竟然难有胜负,喜欢价低的说没有亏
损。喜欢价高的股民说,还是难赚到钱。其实,无论一个股价是低还是高,都不应简单对待,把握
好时机,选择好时间。价低价高都可以赚钱。
在1996年前漫漫熊市,许多人喜欢价格偏低的个股,那时有一批个股价在3元以下,一般散户
手头都有几个低价股,但可惜价格如何低,大盘不动时,这些股也难有启动,但真正大市行情来临
时,股民却无法守到最后。获利不算丰厚,在1996年以前介入股市,最好的策略是投资,不管是价
格高还是价格低,在等待若干年后,股价都有不同程度的向上,而价格较低的个股,翻番甚至几番
的可能性也大,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股市往往在年底时都会炒三线垃圾股,以致部分人见低就入,形
成“一种习惯。
5.19行情以后,这种策略受到质疑,喜欢守低价的股民,往往短线一事无成,在大盘创高后
再回落,手中股票竟无涨升,反而一些专门炒高价股的股民,获利不少,股市进入牛市盘升行情,
热点较多,转移也快,守股变成是无钱赚的较差方法。为何一部分股票越走越强,而一部分股票越
走越弱呢?这是时代不同造成的。目前机构较多,大机构也不少,往往在炒作一个个股时,花费了
大量的时间及资金,若轻易离场,获利便不会大,如5.19行情之后连续炒作的网络板块,今年春
节后连续炒高的科技股,就是这样的例子,亿安科技上到30元时无人再敢留手,走货后上到126元
高位,但深发展、四川长虹价已很低,却一直无行情,看来,股市变牛市后,不炒强势股就等于无
钱赚。基金板块是目前所有投资品种最低价的一块,当年老基金上市时,也有过长时间下跌,0.
60元/股的基金也有,那时无人去守,目前基金极低,有部分股民已长时间拥有,可惜也是毫无机
会,一边是1元多一点的基金、另一边是曾有过100元的股票。此时此刻,你选择的当然就是强势的
股票。
如果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问题,就应首先要解决追高与买低的问题,股民目前都有这样的感
觉:为何大市不断创高,但手中的股票基本上不动,在中国股市面临质的突破前,追踪热点炒作应
是时髦之举,什么时候买股,什么时候买基金,要在研判大市的基础上决定,在你取得较大的收益
的情况下,长线选择基金投资,就会保存实力。而在每个板块炒作完成之前,你就离开这个板块。
一个板块或一个股不可能长时间炒作、抛弃高价的再选择一个强势未炒起的,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熊市则应选择一些价低安全的个股,有抗跌性就可以了,牛市选择一个强势股,无论其价有多高,
获利就是最大目标,从今年炒上去的个股看,很少见到某某个股炒上去就开始大幅跳水,一个个股
炒上天价,一段时间也不会回跌,这个信号告诉我们,炒一个越走越强的个股,在今年比炒一个价
低无庄的个股要好。
ROC:风光在险峰
曾熙
喜怒无常的股市是一个经常使广大投资都感到困感不已的地方。我常常听到许多股民抱怨:为
什么在大盘跌落的时候,那些在底部区域的个股的跌幅,比涨了许多的股票的跌幅要大得多?在他
们看来,拉升期间的股票风险比底部区域的股票的风险要大。其实这种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个股
之所以在底部区域徘徊,要么是无庄关照,要么是庄家筹码尚未收集完毕,它跟随大盘回落在情理
之中。而在庄家拉升期间的股票,由于获利盘较多,庄家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会拼命护盘,以免挫
伤人气,动摇多头们的持股信心。再者,庄家也不愿意广大散户获取廉价筹码,因此,在大盘疲软
之时,强庄股抗跌或不跌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这种意义上说介入强势股比持有涨幅不大但走势疲弱的个股更加有利可图。而ROC是我们鉴
别强势股的有力武器。
ROC指标,又叫变动速率指标,它主要用于测量价位动量,ROC值在0轴上下变动。若ROC在0轴
之上且继续上升,表示上涨动量继续增加。若ROC在0轴之下且继续下降,说明下跌动量在继续增
加,股价将有新低。
ROC指标通常的使用法则是:①ROC由下而上穿过0轴为买进信号,ROC由上而下跌穿0轴为卖出
信号,②股价创新高,ROC未配合上升,此为顶背离,慎防股价反转向下;股价创新低,ROC未配合
下降,下跌动力减弱,此为底背离,为买入信号。
据此操作,误差较大。因此我们在使用ROC指标时,应该扬长避短。ROC最大的特长就在于它及
早捕捉那些连续大涨的黑马。本人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庄家大幅拉升的股票经常可以使ROC值突破
30位置,而弱势反弹的个股是很少能够使ROC值达到这一指数位的。因此ROC值是否突破30是我们
判断强势个股的有效指标之一。一旦有连续拉升的个股ROC值达到30,我们就可对它进行关注。在
其缩量回调时果断介入,收益会相当丰厚。近期,本人就连续在上海邮通和外商桥这两只个股上斩
获颇丰,ROC指标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ROC的特殊使用方法就是:
①ROC对于指导抛出的指示不理想,因而放弃这一功能。
②ROC对于慢牛股的指示不理想。因此只用它来跟踪连续大涨的烈马股。
③ROC值一旦突破30,在股价缩量回调时果断介入。股价回调的幅度以10%左右为宜。
继上海邮通、外高桥之后,上海本地小盘股胶带股份(600614)的走势光彩夺目。投资者不妨
在其回落至离近期最高价10%左右处介入。
专家点津
庄家做盘特技
张文伏
作为一名成熟的庄家操盘手,其相应的做盘思路都会相对灵活而绝不拘泥。因为股市瞬息万
变,操盘手法若不顺势应变,则往往容易遭致被动。尽管有时会碰上越是简单越是臭招而战果却越
是辉煌的情况,但其实质却仅仅是一种没有遇到强硬对手而已。具体分析起来,庄家操盘手在运用
一些惯常的做盘手法的同时,偶尔也会运用一些特技,且具体如下:
1拆庄。在进货阶段如果有人碰庄,则应立即果断地把股价拉起,对方若下砸则通吃,从而加
快进货速度;对方若抢货则暂且观望,然后再视对方的资金实力和进货数量来调整自己的操作策
略。
2冻筹。在拉升阶段的出货意识是不容放松的,此时只须用少量资金滚动拉抬并制造有明显规
律的走势,即可以吸引到不少的买盘来增强市场买气,然后再突然改变原有规律进行逆势派发,从
而在加快自身派货的同时,也更好地把市场上的很大一部分短线筹码给冻结了起来。
3作势。当遇上大盘大跌时,正常的操作手法已不能适用。此时如果资金充足,则应果断坚决
地逆势将股价拉起,以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抛压,并待大盘走稳之后再想其他办法脱身;此时如果
资金缺乏,则应在下方多价位埋下大手笔买单,然后再尽全力下砸,以求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
低抛压,但若尾市大盘企稳的话,则必须果断的将股价拉起,或在第二天再以跳空高开来拉起股
价。
4借图。如果在前期曾有某只庄股在走势备受市场关注,那么在运作自己控筹的个股时可以摹
仿该庄股的走势,这样容易吸引到大量的跟风盘,但在后期的关键阶段应夸张地运用这种趋势性走
势,从而达到吸筹或派发的真正目的。譬如1998年深锦兴借轻纺城的跳水走势完成震仓、1999年
长城电工借华资实业的逼空走势完成出货等案例,都是经典案例,值得后来者反复研析。
冷眼看市
走出炒股误区
老莫
许多看似高深的事情其实比我们想像得简单,炒股票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大多数人的成功率并
不高,恐怕这与他们未能突破思维的误区有关。
误区之一:郑人买履
恕我直言,中国两千万股民中的80%以上在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像郑人买履一样做股票。
许许多多后来被市场认同的题材,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各大证券报上广而告之了,只要多
看几眼就可一目了然。可是他们说如果报表上真的有重要信息,全国人民都可以看见,那岂不是人
人都要发达了。然后他们自作聪明地大笑说,那怎么可能?于是,他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与金钱来
请老莫吃饭不肯买一张报纸翻一翻,他们宁愿相信蜚短流长的所谓内幕却不肯自己做一点研究,结
果是他们总是买不到好的股票,像郑人买不到鞋子一样。他们宁肯相信那把并不存在或者并不准确
的尺子,就是不肯相信眼皮底下的脚。
所以他们总是等待,在追涨杀跌中消耗着自己的血汗钱,他们不反思自己的基本功夫没有做到
家,他们只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脚由他们自己掌握,可他们却非要从别人那里寻找合适的尺
寸。与其上蹿下跳打听消息,询问别人,不如求自己多看份报表,即使判断错了,也输在自己的智
慧上,怎么能让别人的高见低见牵着走呢?输在自己至少可以得一教训,亏在别人的消息或评论则
只有欲哭无泪的份儿。
误区之二:芝麻西瓜
所有参与炒股的人,100%都是为谋利而来,这原本无可厚非,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攘攘皆为利往,古今一理。
我们生活的核心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围着钱打转。于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便都会对钱格外珍
惜,购物消费讲究走走看看货比三家。
但在另外一件事上,恰恰是最该吹毛求疵挑肥拣瘦时,我们却显得慷慨大方,当然是指炒股票
时。为了决定是否买康佳电视还是长虹电视,小两口可以热热闹闹讨论三天三夜额外还得请七个参
谋;可在决定是进康佳股票还是长虹股票时,我们却显出了从未有过的果断,三分钟就可以决策并
付诸实施。至于为什么要买此而非彼能不能用更低的价来买等常识问题都已置诸脑后。买错一个电
视至多损失几百块钱,买错一种股票常常损失几千上万,可我们却表现得非常大无畏,这不是捡了
西瓜丢了芝麻又是什么?
不知道是我们把炒股神化了还是俗化了,其实本来只要用上与平时持家同样的态度便可以做得
更好。讨价还价,货比三家,这是简单不过的常识了,可我们就是不肯。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
误区之三:阶级成分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自从上市公司多到两家以上那一刻吧,市场内人士便约定俗成
地给股票划了成分定了性。从现象上说分高价股、中价股与低价股,从内容上来看分为绩优、二
线、三线、垃圾股,阶级斗争味道呼之欲出。
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衍生而出来的错误观念,最常见的就是高价股不能碰,理由是空
间小,手续费高。可在老莫看来,这股市上的股票只有赚钱的与不赚钱的区别,价高价低又如何?
毕竟我们所要取的是相对价差而非绝对价格,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票贵到300美元一股有什么关
系?它一度涨到4000美元/股以上,这中间的落差才是我们想要的,绝对价格与我何干?
余下来我们自我安慰的理由就是手续费的问题,其实证券商及交易所一直是按成交金额来收取
手续费的,与股价根本就不相关,3元钱买1000股,与3000元买一股所付的手续费是同样的,道理
简单得如开水,可我们却总是聪明得想不起来。
其次是绩优与绩差的分别,这也可作同样的看待,炒股票不是炒公司现在与过去,现在与过去
仅是一个参考,更多的是要炒公司的未来,而如果一个公司过去很好现在也不错,但如果其中没什
么太大的变化,并且注定或者想像得出其将来也依然如故的话,那么即使这家公司真的很绩优却也
未必能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误区之四:长中短线之别
每只股票的运作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是95-90天左右为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之内真正上
涨的天数为15-20天,这上涨的天数也可能分成两种方式来表现,其一是集中在一个时段里,连拉
十数根大阳线,其二是分成3-5波,每次拉上3根左右小阳线,然后调整十数天,然后再拉动,不
信你可以打开电脑仔细看,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关于长中短之说都已不值一谈。
很显然,只要能把一轮行情中最有价值的一段吃足,到位即出货,或者换成别的尚未启动的个
股或者干脆枕着银元睡大觉,皆无不可。最不可的却是持股不动,这就是我们平时关于长中短线不
分的误区。如果确信明天乃至半月后还能涨,我们何苦自命短线早早离场呢?而如果觉得未来半月
内难以上涨,这种中长线又有什么用呢?真正的炒股人追求的境界应该是买在启动日卖在回落时,
就像商人说的货如轮转。我们在股市里的资金也应该是这样,多沉淀一天就白付一天利息,相应地
也就多一分风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假如我们盲目或机械地
做所谓的长线,长到最后很可能是终点回到起点或者还会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