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玉生 @ 2000-12-10
游了一回清华园
浦玉生
在最高学府的行列中,北大、清华堪称首屈一指。下午下课时,我倡议去清华大学赏“荷塘 月
色”,于是有浙江舟山许君、四川万县白君、辽宁锦州宋君响应与我一同前往。
晚七点,出北大西校门“打的”,进入清华大学校园。在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字白式标 志性
建筑处与同学合影留念。
随之,信步而入图书馆、俱乐部、山形建筑示意模型、草坪。清华大学校园是狭长的形状,
不像北京大学校园比较方正;比起北大刚过百年校庆装饰一新的楼宇,清华显得多为旧式灰 色建
筑,这显示其古老,但少了一点现代气息。
一位小姐手持荷叶款款而来,但宋君还是问道:“荷塘在哪?”过路人指示:“顺着这道过 去就
是。”
凭着感觉荷塘就在不远处,在朱自清那个年代,“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现 在
不同了,它的四周都已是平整的水泥路面。
朱自清于1927年7月在清华园写就的《荷塘月色》,堪称是中国现代写景散文绝唱。
“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
中间,零星地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涉茫的歌声似的 。”她像
梦 幻般的田园诗,又似宜人心的水墨画。走近微风下显着凝碧波痕的荷塘,这荷塘宽不过四十
米,长约百米,稀疏的荷叶丛中间或有一两朵荷花,或含苞,或盛开。荷塘湖边有钓鱼人 五六
许 ,读书人九十许。荷塘一侧有一古亭,原名“迤车亭”,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逝世30周年而 被命
名为“自清亭”。1987年清华大学又在荷塘边立了一座朱自清塑像,暮色中看去肯定是 朱 自清了。
走近塑像,朱自清一身长衫,端坐池畔,他戴着眼镜,面颊清癯,看得出来,他的 智慧,他的爱
国,他的骨头是很硬的。江山也要名人捧。这清华园中的无名荷塘,因为有了 朱自清的那篇美文
传世。如今已成为清华大学一处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
许君说杭州西湖的荷花比这强多了,我也感到北大校园内的多处荷塘也比这规模大,然知名
度却远不如清华园的荷塘,我与同学合影留念,并为自清先生塑像摄像。
傍晚,夏季的暮色未全褪尽,不知今夜月色怎样,但可以想到“荷塘月色”已长留在我的心
中,长留在亿万人民的心中。“荷塘月色”已化作无边的春色,与日月同辉。
智慧城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