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玉生 @ 2000-12-10
京城的感受
浦玉生
从苏北中等城市盐城来到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且是首都,京城的诱惑,它像一台“ 奔
腾Ⅱ”电脑,储存了最具丰蕴的文化,最够份量的政治,最牵人心的经济,当然还有其他 方方面
面,给人以异样的新感觉。
京城毕竟是京城,先进,科技含量高,你会处处感觉到。
坐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上课,阶梯教室,大黑板有六块,组合式可上下移动,方便了老师和
同学;幻灯片的投影,按钮一钦,银幕放下了,像放电影的感觉。
老师上课,别着无绳话筒,开一下墙壁上的开关,音色清晰、纯正。
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天气预报之后,有紫外线强度、花粉浓度、空气清洁度的报告。
书店的促销,买书后发“书卡之友”,以后买书按一定比例优惠,购得越多越便宜。女大学 生上街
推销书卡,5元钱一份,你可在118家京城书店买优惠价格的书。
北京的市场上买菜的老太太,在天平秤称过后,拿出自备的弹簧秤复一下秤。如此而已。
谈到经济发展,北京讲首都经济,它的特点和优势是知识经济,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贾庆 林在
全国九届一次人代会上发言时说:“北京有67所大学和400多个科研院所,海淀144万人 口中每4人
就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
据说,海淀区缴纳的税收相当于全国的1%,主要是中关村的新技术企业的作用。中关村的经
济据介绍相当于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额的50%,海淀区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中关村成功的 企业
都是一批具有“拳打卧牛”的功夫,他们“与狼共舞”不是“赶狼出村”。今日去了上 帝信息产业基地
考察,北大方正集团的老总介绍时,谈起他们在中国计算机基础薄弱的情况 下推广应用高科技是
何等的艰难。贵州一个地方用了北大方正的产品,说产品“玩不转”了 ,方正你们派人来吧,此时
正赶上“六四”风波,火车开开停停,八天八夜才从北京赶到贵 州山区,其实仅是电脑挪了位,接
线插头未插紧,而方正的服务人员在火车沿线买5角钱一 碗的“黄汤”喝拉了肚子。不少企业负责人
到北大方正来第一个感受是,这里有这里多的电 视机!将电脑看成电视机在今天看来是笑话,但十
年前确实是相当多的国人的感受。
北京有中南海、北海等,但她不靠海,却有“海底世界”,你可去北京工人体育馆,那里有 南
海、东海的海洋动物。可以去领略蓝色国土的瑰丽与宽广。
北京吃的东西和花样也特多,比如说上档次的宾馆有江泽民主席宴请克林顿总统的最新国
宴 、 明清御膳等,价格50-万元一桌,当然国宴要预订才行。平民百姓尽可去享受“南腔北 调”的
风味小吃,陕西汉中的粉皮、江苏响水的烧饼、河北白洋淀的咸鸭蛋、四川新津的酸 辣粉、东北
的家常菜。前几天刚从广西灵山县来北京的秦君“水土不服”,五天瘦了三斤。 在家吃得好睡不
着,在京城很好睡。
北京的知名人物你经常可见,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电梯教室听课,中途休息,今日遇见著名
经济学家、该院院长厉以宁,正与一帮西装革履者以光华楼为背景合影留念,厉教授居正中 ,照
完后不少人与之握手、打招呼,厉以宁,厉股份,都是我心仪已久的名人。还有散文大 家季羡
林、两院院士王选,也常与之擦肩而过。北大校长、院士陈佳洱身材并不高大,在校园内骑着28自
行车,平凡得狠,让人感到在平凡中见伟岸。
读了《中关村十年之路》,我又去中关村路走一遭,实际考察一下,从电子一条街到中关村,
联想、四通、方正等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国内传统工业 步履维艰,这里的新兴产业却生气勃勃,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关村路、海淀路除了电脑多外 ,电子图书光盘读物正版本《二十五史》98
元一套,《水浒传》、《金瓶梅》等名著8元一 盘,并有图配文字,信息在此浓缩。只是流动人口
在京城做盗版光盘的生意,多部名著仅15 元一盘,还有的竟敢在过街天桥上兜售淫秽碟片15-0元
一盘,甚至可以更便宜。我问:“ 不害怕被人发现吗?”他答:“嗳,警察都下班了,还怕什么!”
智慧城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