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玉生 @ 2000-12-12
定居白驹
吾族始祖耐庵公,明初自苏迁兴,后徙居白驹场。由一本而支分派别,传衍至今,五百余年
矣。
清·施土岑《施氏宗祠建立纪述》
当初为了寻找隐居之地,施耐庵想到了先后做过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这时顾逖已
辞官回到兴化老家。
如今回到兴化后,在顾逖的帮助下,他先在兴化城里住了两个月,后来为了潜心著述,还是再往
海边小镇去。
这一天,施耐庵忽然高高兴兴地来到好友顾逖家:“顾兄,快备舟,我要出去寻找一块宝地。兴
化城的四周水网密布,船出东门,经过得胜湖,小阳山,施耐庵便同艄公攀谈起来。
艄公讲了得胜湖上曾有梁山好汉张荣来此结水寨,大败金兵的故事。又讲张士诚当年驻扎小阳山
操练水军的事迹,施耐庵听得入了神。
船儿在芦苇荡中向东北前行好几十里,忽见一座小岛,施耐庵忙叫船夫将船靠下,细细察看起
来:只见两条港汊直对小岛,活象两只狮子在盘绣球,便轻声赞道:“好地方!”他又登岸望去,四
周七湾八汊,芦草繁茂,鱼虾成群,水鸟低飞。他面对景物,想着要写的水泊梁山,默默地
说:“找到了,找到了,就数这地方好!”小船回到兴化之后,施耐庵立即去找顾逖,说:“顾兄,我
要到小岛那里去安家。”
顾逖告之施耐庵说,范公堤上的白驹场,别名藿场、场藿,取《诗经》句而得名:“皎皎白驹,
食我场藿。”耐庵高兴地说:“好啊,在我则白驹得水,神驰千里!”
当年的白驹场这个地方,东边是海市蜃楼式的山海镇,西边是恬静素裹的永宁镇,中间的白驹
场,地基高高突出,东、南、北三面环水,西临串场大河,树木葱茏,风景宜人,施耐庵看中了这
个地方,便在这里安了家。施耐庵的表兄弟卞元亨一人继续沿范公堤北上,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
便仓。他把策马的马鞭子朝门前一插,谁知过不多久,这根枯枝竟然复活,开出鲜艳的牡丹花。直
到现在,每年的谷雨前后,四面八方的乡民还去便仓观赏枯枝牡丹呢。
关于白驹场,相传施耐庵有五诗吟咏
一、山海永宁白驹场,荒野芦苇好风光,串场河水千江月,待等物格换新装。
二、金风吼吼暮景凉,吹落桂花满地香,一生南北东西走,迈衰故里白驹场。
三、拈笔为续唤世眠,楚汉风霜苦熬煎,似醒犹待萌芽状,过度人间五百年。
四、岁活古稀半旬年,绝食疾病鸣呼先,隐埋黄泉丘一冢,渺茫是非亦了然。
五、正义豪雄名千古,普贤道德换世风,有朝一日真红照,天翻地覆转颜容。
施耐庵先在白驹的茅家园居住,买了隔河的施家垛。施耐庵在《水浒传》序言中说:“舍下薄田
不多,多种秫米。身不能饮,吾友来,需钦也。舍下门临大河,嘉树有荫,为吾友行立蹲坐处
也。”不久以后,施耐庵又在白驹镇北大街砌了三进15间的房屋,并在施家桥置田产,以此为定居
之地。施耐庵按苏州阊门外故居的格局,建了房院,还沿用苏州原籍的地名,东面叫枫桥,南面叫
柳桥,北面叫板桥,总称施家三桥,又称施家桥。施耐庵在白驹的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吴兴绵
世泽,楚水封明”,以表明自己祖先从吴兴(湖州)、苏州迁居于此,不忘故土遗风的心迹。
嫁女赠书
知现存之《水浒传》实有两种,其一简略,其一繁缛。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施耐庵晚年,贫病交加,妻子已去世多年,女儿成年了正待办嫁妆出嫁。可是家中四壁空空,两
袖清风,一无金可陪,二无银可送。不过他倒觉得:贫寒人家应有贫寒人家的节操,书香门第要有
书香门第的骨气。一天,施先生看出了女儿的心思,招招手,叫女儿到他床前:“儿啊!你年龄不小
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情。所可惜的你没有母亲为你操心,我又贫病交加,有什么
办法呢?”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颇费力气地从床头捧出了一部书稿来,颤微微地交给了女儿,“这
是我花了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忠义水浒全传》。我把它作为嫁妆给你,你可带着它到姑苏交给
某书坊老板,开价三百两纹银,缺一不行。”他女儿把一堆旧纸捧在手里,怪沉甸甸的,双眉紧
蹙,半信半疑。为了等着钱用,姑且上趟姑苏吧。女儿把稿件用青布包袱裹着。第二天清早,告别
了老父,独自上路了。
经过了几天的长途跋涉,总算到了繁华的姑苏。她按照父亲临行时的嘱咐,找到了书坊,她站在
柜台前,朝着一个穿长袍,捧水烟筒,上了年纪的人招呼了一声:“大伯,我奉家父之命,愿将这
部新著转让给贵堂镌版付印。”施小姐把包袱打开,把书稿捧到黑漆的柜台上,叠成了高高的几
堆。捧水烟筒的老人边吸烟边翻阅着。他看到封面题签《忠义水浒全传》,撰著人施耐庵。老人眉
头一皱,“啊!此人早已名播江南,是位有才华的进士老爷啊!他有新作,一定是部好书。我得好好
计较一下才是。”于是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道:“姑娘,这堆废纸你要卖几个钱啊?”施小姐开口
道:“家父临行再三嘱咐,非得三百两纹银不脱手。”“好大的口气!三两银子都不值。”穿长袍的咕
噜噜吸着水烟半理不理地回答:“我要见你们的老板。”“老板么,”穿长袍的两眼滴溜溜一转,“他
到上海办事去了,要个把月才能回来。姑娘啊!念
你路途遥远,愿意的话,可将此书留在这里,等老板回来了再作商量,免得你路上背着怪沉重
的。”
姑娘一听埋怨父亲,一堆旧纸能值几文钱?徒劳往返,真不上算。不如就听老人家的话,寄存在
这里吧!姑娘惴惴不安。穿长袍的察言观色,笑哈哈地讲:“放心吧!我们是姑苏有名的书坊,会替
你保管好的。”
姑娘一路上饥渴劳顿,回到家里,十分懊丧。见了父亲,心中埋怨但又不好出口,只是低头不
语。父亲慈祥地问道:“去后怎么样?书呢?”“留在那里了,背来背去怪重的。”
姑娘继续说道:“父亲,老板不在家,去上海办事了,要个把月才能回来呢!”
父亲慢吞吞地说:“我是担心那部书啊!”
“有啥放心不下的,老伙计讲:‘三两银子也没人要’。到时间我去取呗!”
一个月匆匆过去了,施小姐又踏上了去姑苏的路子。
这一次打听到老板在书坊里了。姑娘定睛一看,原来就是上次捧水烟筒的老伙计啊!心中着实狐
疑起来了。
老板捧出那部书,装模作样地前后翻阅,毫不在意地说:“你父亲是施耐庵吗?”“是。”“怎么他会
做出这样的事来!”“怎么啦!”“剽窃,不,是整部书的抄袭!”姑娘面孔脱了色,惊愕地问:“他决不
会做这样的事。”“不信,你自己瞧瞧!我书坊里早已购到一部《忠义水浒全传》了,和你父亲的毫
无差异。第一回,你看;第六十九回,你看;第一百十九回的结尾,你再看,怎么样?都是一样的
吧,不仅每回相同,甚至段落、句子都一样,字数也不多不少,难为你父亲好耐心,真有毅力
啊!”天真的姑娘眼见为实,怎么抵赖呢?老板
假惺惺地说:“姑娘你两次长途跋涉,我上次早说过,三两银子,现在送给你作盘缠,书也不要
你的,带回去吧。”一切被蒙在鼓里的姑娘心想,“父亲怎么会变得这样?说这部书给我作妆奁,还
要叫我连来两次,诳骗 ,好狠心啊!”于是越想越愤懑,越思越烦恼,把沉甸甸的一包袱抄袭来
的“著作”,又背回了家里。
姑娘见了父亲,将包袱甩在桌子上,气呼呼的。父亲问道:“见到老板了吗?他怎么说的?怎么把
书背回来了?”姑娘不耐烦地说:“父亲,你欺骗我。老板说这部书早有人写的了,你是抄袭人家
的,从头到尾,一回不错,一字不漏,他书坊里早已购得一部,准备付印。书退回来了,瞧!还给
您啦!”
施耐庵知道女儿又上了老板的当。便安慰女儿道:“快去歇息吧!我知道了,委屈你了!”
过了几天,施耐庵已经写好了一篇楔子,权作引子,改为第一回。连声叫唤女儿。女儿说:
“父亲,干啥?”“你再带了这部书去姑苏一趟,保管你成功了回来。”女儿连连摇头:“
不上您的当了!”“不,上两次,你是受了老板的欺骗,这次去,拆穿他。你别先给书他瞧
,可问他,他早购进的《忠义水浒全传》前面有楔子没有?如果说也有,是我施某抄袭人家的;没
有,他会另作别论的。”女儿犹豫起来了,父亲究竟又在搞些什么名堂?经不住父亲的再三催促,姑
娘又动身了。这次见了老板,姑娘心中有了底。按照父亲的教导,与老板对答如流。最后老板看了
新写的楔子,哑口无言了。知道要玩弄花招欺骗施老,犹如孙悟空翻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只好乖
乖地听了姑娘的开价,羞愧地捧出了三百两白花花的纹银。
姑娘办成了事,就在金阊门一带,购买了自己心爱的部分妆奁,深深地感激父亲对女儿的一片真
情,恨透了书坊老板阴险狡诈的用心。
这是沈京红1946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教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赵景深教授讲的故事,丁正华搜集整
理的《著书赠女》中对被书坊老板骗的是六十回。施耐庵安慰受老板骗的女儿说:“孩子,别难
过,爸爸有法子对付他,我那稿子才写了三十六天罡,只有六十回,还要把七十二地煞加进去,才
是一部完整的书,叫他骗去的稿子仍然没有用。女儿听了爸爸的话,转悲为喜。后来施耐庵也真的
又写了六十回,凑成了一部一百二十回的《水浒》。
据此推断,施耐庵生前已有《水浒》流行,七十回本是施耐庵原作。七十回以后章节是施耐庵初
稿、罗贯中整理的,一是为了适应能够在坊间出版,主题是招安,二是后五十回本文中多用明代的
官制。
泽被后世
小说势力之伟大,几几乎能造成世界矣。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
施耐庵的晚年是在贫困潦倒的情况下度过的。创造水浒英雄人物的大作家在寂寞中走完了一生的
旅途。
他的身后并不寂寞。见于载籍的最初以盗贼面目出现的宋江一伙人的事迹,到元末明初,由盗贼
变为英雄,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水浒故事”在酒肆茶楼的讲说,也信受听众的喜受。《水浒传》
稿本繁多,如果《水浒传》早期、中期、晚期的诸种稿本都能留存于世,那么,是可以构成一个稿
本库了。
《水浒传》历来有繁、简两本。明世宗嘉靖朝郭勋收藏的一百回《忠义水浒传》系现有的最早繁
本,神宗万历朝的二十五卷本《忠义水浒志传评林》是现存颇早的简本。两种本子均已残缺,唯繁
本之残留五回则获《天都外臣序本水浒传》之依样翻刻而仍能保持其基本面目。繁本有梁山英雄接
受招安,征辽、征方腊,功成遇害事;简本有梁山英雄出征田虎、王庆事。万历末,杨定见增修他
们讨伐田、王内容,全一百回繁本为一百二十回本。清初的金人瑞(圣叹)砍去繁本的招安与招安后
事,以自撰的卢俊义一梦殿尾收束,称七十回本,加上楔子,实为七十一回。
《水浒传》的题材主要是写农民战争,书中英雄若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等莫不刻划得栩栩
如生,活灵活现,几乎是呼之欲出。曲折的斗争故事、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体
现了《水浒》的高度艺术技巧。数百年来,它在民间广为传播,水浒英豪已是家喻户晓。
《水浒》英雄的走出围城,走向东西方各邦,用东西方语言来展示自己的英雄特质,展示古老的
中华文明。杰克逊说得好:“水浒传又一次证明人类灵魂的不可征服的向上的不朽精神,这种精神
贯穿着世界各国的人类历史。”
世界各国文字翻译《水浒传》,以日文为最早,而在西方文学中,则以法文的翻译为最早。随后
东方的朝鲜、越南、泰国相继出现了各自的译述,西方的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前苏联、捷
克、波兰也陆续出现了各自的译章,此中有片断,又有全本,各以其语言容量,尽可能地将它翻译
得至善至美。
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是很早接受中国文化的一个岛国,灵元天皇的灵宝年间(1673—1681)上段为
《水浒传》,下段为《三国演义》的合刊本《二刻英雄谱》便传到日本了。水浒豪士们锄强扶弱的
义行在江户(东京)时代(1603—1867)的町人(商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居民)中引起了热烈的回响。
从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水浒》传入日本起的200年间,江户文学界模仿《水浒》写的小说极多,如
后桃园天皇安永二年(1773)建部绫足(1719—1774)的《本朝水浒传》、光格天皇天明三年(1783)
伊丹椿园的《女水浒传》四卷等等,留给世人的印象很深。
翻译《水浒传》名为《梁山泊的强盗》一书的德国专家库恩说:“《金瓶梅》、《红楼梦》主要
讲屋子里家庭内的生活,《水浒传》却不同了,它是讲屋外的、大地上的事情。从《水浒传》可以
看到‘我们理想当中的英雄人物’。《水浒传》是民间的诗篇。《水浒传》与《金瓶梅》的关系像是
母与女的关系。没有必要对《水浒传》的价值多费唇舌,作品本身就说明了它的价值。《水浒传》
对于研究中国的历史学家、汉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产;而从文艺角度来
说,一个文学家如果谁不知道《水浒传》这部作品,那将会成为笑柄。”
数百年来《水浒传》的电视、曲艺、戏曲、美术;记载着与《水浒传》及其作者有关的事迹、资
料的笔记杂著;近代以来考证、研究、评论《水浒传》及其作者的专著、论文……等等,更是难以数
计。
总之,《水浒传》本身以及围绕这部作品的一切图书文籍,完全可以建立一座洋洋大观的“水浒
学图书馆”了。
一部小说可以建立一座图书馆,这种情况,在世界文学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吧。
诞生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不但是中国文学的,而且是世界文学的一大奇书;施耐庵横空出世
的文学巨匠,他不但是中国文学的,而且是世界文学的一大奇人。
元末明初中国和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书这样的奇人,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待解之谜。人们盼
望着研究者们,特别是寄望于年轻的朋友们,他们参与破译这谜,并向世界解说。
智慧城原创作品,版权所有,该书将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