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大师
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作者:高岚 申荷永 @ 2000-12-15
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高岚 申荷永
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主要表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为西方提供智慧。“东—西方心理学”又称“智慧心理学”,
是西方心理学家们对东方文化和心理学思想的一种追求。就心理学而
言,西方学者们对“中国智慧”的神往,往往并不亚于中国的心理学
家们对西方“认知心理学”的追求。可以说,“东—西方心理学”是
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分
支。在考西尼(R.Corsini)1984年出版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
便已经写入了有关“东—西方心理学”的词条。在我们的理解中,东
西方心理学并非强调东西方心理学的差异,而是致力于东西方心理学
的沟通交流与整合。因而,对于这一发展中的心理学领域,同样需要
我们的理解。
若是把“东—西方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那么它的基
本内涵是要把东方的哲学与心理学思想传统,包括中国的儒学、道家、
禅宗,印度佛教和印度哲学,伊斯兰民族的宗教与哲学思想,以及日
本的神道和禅宗等,与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结合起来。由于“东—
西方心理学”这一概念主要是西方心理学家们提出来的,所以,它所
强调是对东方思想传统的学习与理解。对于西方心理学家们来说,东
方心理学以及中国文化心理学,也就是智慧心理学。《易经》易学以
及阴阳五行学说,儒学乃至心学与理学,道家哲学以及内丹养生的学
问,佛教以及中国的禅学心宗,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的智慧,蕴含
着启迪心理学研究的灵感。
二、为智者提供灵感。荣格、马斯洛等心理学家,无不与中国文
化有着密切的接触,也都直言不讳从中所获得的灵感。
当马斯洛在创立其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的时候,他也勾画出了
“东—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最初思路。马斯洛自己正是在借助东方思
想的基础上,提出其“自我实现”主张的。伴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发
展的个人潜能运动,也正是引进的东方传统的禅思与冥想(
meditation)技术,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发展。马斯洛
去世之前,在其被称之为“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
他又提出了目前被称为“超越性心理学”
(TranspersonalPsychologY)的“第四势力心理学”。超越性心理学家
们把自己的研究与发展目标,确定为旨在发展一种与健康和幸福有关
的人类体验和行为的心理学。因此,为了实现人类的潜能,超越性心
理学要整合西方的科学与东方的智慧。瑞士心理分析家卡尔·荣格是
二十世纪心理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
而他的突出贡献,充分反映着中国文化的意义与影响。通过汉学家卫
礼贤,荣格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荣格曾说,任何
一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卫礼贤,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
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
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
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荣格所使用的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
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是
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通过卫礼贤,荣格接触并接受了中国文化的
影响,从中获得了充分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