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0-12-18
品 牌 传 奇:时装绅士纪梵喜
几十年来,纪梵喜一直保持着"优雅的风格"。因而,在时装界"纲梵喜"几乎成了"优雅"的代名
词。而纪梵 喜本人在任何场合出现总是一副儒雅气度和爽洁不俗的外形,因而被誉为"时装界的
绅士"。直到1995年7月11日,纪梵喜在他的最后一次高级时装发布会后宣告引退,当时的
《哈泼市场》杂志评论道:这标志着"一个优雅时代的结束"。
1952年,纪梵喜这个品牌在法国正式诞生,它是以其创始人,第一位首席设计师休伯特·
德·纪梵喜(Hubertde Givenchy)命名的,而它的标记是纪梵喜第一个字母"G"的变形组合。
几十年来,这一品牌子一直保持着"优雅的风格",因而在时装界"纲梵喜"几乎成了"优
雅"(elegent)的代名词。而纪梵喜本人在任何场合出现总是一副儒雅气讳莫如深和爽洁不俗的
外形,因而被誉为"时装界的绅士",直到1995年7月11日,纪梵喜在他的最后一次高级时装
发布会后宣告引退,当时的《哈泼市场》杂志评论道:这标志着"一个优雅时代的结束"。
而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认识纪梵喜的媒介还是"好莱邬淑女"--奥黛丽·赫本。她所塑造的一
个个清丽动人的银幕形象,还有她生活中那优雅入时的特殊打扮,曾引起一代人的痴狂。五十年代
曾在世界掀起一股"赫本狂潮",时至今天,这个亮丽的形象已成为经典珍藏在人们心中,而为赫本
设计形象并成为其一生的形象设计师的正是纪梵喜。
优雅时代
纪梵喜1927年出生于法国比恩弗斯--一个织锦画艺术中心。父亲早亡,由母亲和外祖父
抚养长大,他的祖父是哥白林双面织锦挂毯工厂的总监,对印染颇有研究,纪梵喜从小在工艺美术
品生产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十岁那年,小纪梵喜参观了巴黎的服装博览会,那些优美雅致的展品引
起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憧憬做个时装设计师。但家庭却极力反对他的志愿,他下决心到巴黎谋求
发展。1945年他开始为勒隆(Lelong)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三年的时装设计生涯,
第二年又进入罗伯特·皮凯(Robert Piquect)公司。1947年起又为著名的法思(J
aeques Fath)工作两年,期间他先后在包克斯艺术学院和巴黎艺术大学进修,此后的1949年
至1951年间,为伊莎·夏帕瑞丽(Schiaparelli)公司工作。几年来替这些名家、名店的工
作经验,使纪梵喜受益匪浅。
1952年2月,在时装大师巴伦夏卡的鼓励下他开设了自己的时装屋。同时,以"十九世纪
旅馆特色"为主题推出首次作品展,那是一次令所有观众永远缅怀的展示会,它被认为是服装史上
最壮观、最值得一看的发表会之一。在这次展示中,纪梵喜采用了廉价的白色纯棉被单布作面料,
巧妙地运用了典雅的刺绣和华丽的珠饰,简洁而不失优雅,含蓄而不失随意,给时装界带来了一股
清新之风。用一系列白色普通被单布将其精妙的构思表现得淋漓尽致,也缔造了一项永恒的成功纪
录。
在当时,纪梵喜意识到一个乘飞机旅行的现代化时代已经到来,而且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
呼声很高,他就大胆地率先将用于制作男衬衫的材料用于女装上衣及晚装。尤其是他推出的两件套
晚装的组合使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任意搭配,用纪梵喜本人的话来说:"这使女性可以体
会到一些作为自身形象的塑造者的快乐。"他的服装极其适合外出旅行的优雅女士。
纪梵喜的一生一直敬仰设计大师巴伦夏卡(Cristobal Balenciaga),并与他保持着深厚
的情谊。在纪梵喜工作台上,一直放着的是母亲年轻时的美丽照片和巴伦夏卡的一张微笑注视的照
片,而巴伦夏卡甚至使用"B&G"以表示两面三刀人的亲密关系和同盟,而许多时尚杂志也以"B
&G"专题发表两人发布的特集。1959年,纪梵喜把他的时装店迁移到乔治五世大街三号,巴
伦夏卡时装店的斜对面,而当1968年,巴伦夏卡引退时,他的顾客波尔·梅隆夫人困惑地问
他:"我们以后该怎么办?"时,巴伦夏卡便拉着夫人的手走到对街,将纪梵喜介绍给她。两位大师
之间的友谊一直是时装界的一段佳话。而在纪梵喜的设计中明显地延续了巴伦夏卡沉着稳重的高贵
典雅气息。
深圳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