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0-12-19
活到150岁是梦吗?
《人体革命》展望生命前景
本报讯 2000年诞生的婴儿将能神采飞扬的观赏2150年除夕夜的
礼花。这不是童话里的美妙遐想。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人
体革命》一书认为,在以基因为中心的生命科学方兴未艾的新世纪,
人们不但可以从被破译的基因密码中洞悉生命的全部奥秘,而且可以
从基因技术全方位的普遍应用中根本性地改变人的健康状况和延长人
的生命。对于这种人体的革命性变革,我们完全有科学根据地展示人
类活到150岁的前景。
该书作者吴柏林博士是一位旅美学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童
医院基因诊断研究室主任,他用轻松的笔调,生动地讲述了关于基因
发现故事,以及战胜顽疾的趣闻,回答了诸如基因与疾病、健康长寿
有什么关系?基因诊断是怎么回事?基因治疗又是怎么回事?人类基
因密码全部破译后会不会带来负面效应?有了“基因身份证”后每个
人的最大隐私能不能有效保护等等问题,使得这些全球性的科技热门
话题获得了一种贴近普通读者实际生活的通俗形式。
文化氛围浓厚 读者参与广泛
第十一届全国书市文化活动注重群
本报南京专讯 第十一届全国书市10月12日在南京揭开帷幕。文
化氛围浓厚,群众参与广泛,可说是本届全国书市的主要特点。
“馆日”活动是本届全国书市首创的一种大型文化活动形式,具
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丰富内涵。其中,开幕式当天的江苏“馆日”
活动丰富多彩,百名社会文化名人游书市、百名小记者访书市、百名
小画家画书市、百名小选手手工操作表演、百名小演员“好孩子、好
习惯”广场歌舞表演等,给人别开生面的新鲜感受,《老城市》、《
老房子》图书展览、“敦煌艺术图书展览”等,也吸引了不少读者;
北京“馆日”活动则充满“京腔京韵”,并以万人签名申奥运为亮点;
辽宁“馆日”活动力显科技含量,特邀“新浪网”、“搜狐网”、“
网易”等著名网站首席执行官莅宁作网络发展报告并签名售书;广西
“馆日”活动则以与广西历史文化、广西出版、广西风光民俗有关的
有奖竞猜活动,充分展绎民族风情。
本届书市的参展规模、订货品种、与会代表等再创历届全国书市
新高。全国出版界精心准备,34个出版代表团、1400多家出版发行单
位和电子网络公司尽力展现各自风采。江苏作为本届全国书市的东道
主,精心策划设计了充满温馨书香的系列活动。1500余种苏版新品参
展本届书市,其中,江苏人民社的《魏特琳日记》、江苏科技社的“
农民致富新道道丛书”较为引人注目。首届江苏读书节与本届全国书
市同时启动,规模空前的“万人游书市”活动吸引广泛的社会参与;
各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颇具特色,如专题讲座、专家咨询、辩论会,
创新与教育主题报告会等;青年“读书明理立志”、妇女“书海求知、
巾帼成才”等读书活动也精彩纷呈。这些活动均以群众的广泛参与为
特色,使书市真正成了读者的节日。
近年来畅销不衰的军旅文学作品,在本届书市也广受欢迎。全军
18家出版单位携1400余种军版图书亮相书市,其中不乏荣获国家图书
奖、“军人喜爱的图书奖”的品牌图书。
西部出版界则聚焦西部大开发题材,其中川版图书涉及西部开发
题材多达20余种。电子音像产品和电脑网络技术发布会也吸引了众多
的业内人士和读者,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百年叱咤风云录》
VCD首发式等。一些图书由于切合了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或阅读兴趣,
使得本来不怎么被看好的签名售书也相当为读者所关注,如中央电视
台《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共同参加的《痛击腐败》一书的签名售书,
周秉德、毛毛分别为新作《我的伯父周恩来》、《我的父亲邓小平》
与读者见面等。
四百余种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世纪出版集团呈现雄厚实力
本报南京专讯 在南京揭幕的全国书市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
《历史研究》(插图本)、《新世纪小学生文库》(艺术辑)、《我
的世纪》、《汉语大词典》(普及本)、《发现之旅》(第三辑)等
为主打书,向广大读者一举推出初版书近400种,显示了该集团雄厚的
出版实力和规模效应。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研究》(插图本),由原作者、20
世纪最负盛名的西方思想家之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
亲自执笔,根据当代历史的最新进展和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将自己
12卷巨著重新缩编改写成一卷(约70万字)。既保留了原版12卷的整
体结构,也保留了支撑原著论点的大部分历史例证。
上海教育出版社,在已推出上海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的《新世
纪小学生文库》7辑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该文库的艺术辑,计有《走
进音乐殿堂》、《打开绘画世界的大门》、《不安分的小设计师》、
《建筑艺术的珍品》、《五环旗下》、《小马虎漫游书法王国》、《
神奇的小匣子》、《会说话的石狮子》等10种。该辑各册内容生动,
画面活泼,很适合小学生阅读。
上海译文出版社将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著名作家君特
·格拉斯的《我的世纪》作为该社近50种新书的领头羊。该书是以一
百个短篇故事反映20世纪百年历史风云的长篇小说,体裁独特,,具
有格拉斯作品中藉虚幻写真实、以黑色幽默品味人生的鲜明的艺术风
格。另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
押沙龙!》、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金字塔》和《品彻·马
丁》,也同时问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赶制出版了《汉语大词典》(普及本)。该工
具书将中国辞书史上里程碑之一的《汉语大词典》,经过精心缩编,
注重简要实用,兼顾普及与提高,为迄今为止最大的单卷本大型语文
工具书。
上海书店出版社的“发现之旅”系列,前两辑14种问世后在读者
中赢得普遍好评,多次在全国各地大型零售店畅销书排行榜名列前茅。
这次,该社又推出“发现之旅”第3辑,计有《弗洛伊德:科学时代
的解梦师》、《大象:世界的支柱》、《贝多芬:完成生命的意志》、
《化石:洪荒世界的印记》、《伽利略:揭开月亮的面纱》、《莎士
比亚:人间大舞台》等6册。 (薛培华)
每周一书
《自由的冒险历程———法国知识分子历史之我见》
【法】贝尔纳-亨利·雷威著 曼玲张放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定价:29.50元
这是一本反映二十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和经历的书。从德雷
福斯案到伊斯兰文化的复兴,从1917年10月到1968年5月,从西班牙
战争到非殖民化运动,从萨特存在主义的高歌凯旋到路易·阿尔多塞
之死……,法国的知识分子在这些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种种角色,走
过了一段段曲折、复杂、甚至痛苦的道路。作者在此书中回顾了其间
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展现了二十世纪法国知识分子营建的令人眩目
的文化景观。今天读来,对我们颇有启迪。
《黄河边的中国》聚焦中原乡村
本报讯 一部以正在变化中的中原乡村社会为描述对象,着力反
映社会转型中的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的社会调查报告《黄河
边的中国》日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这部日记体裁、难以学术归
类的访谈录,涉及到分田单干后的小农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
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现状,涉及农民、农业、收支、农负、
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涉及到作为一种现实力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话
之间的强大张力。
这是作者继浙北乡村的调查之后,又一部社会调查报告。
《我看美国媒体》剖析美传媒怪圈
由我国七位驻美资深记者、美国媒体研究专家根据亲身感受撰写
的《我看美国媒体》近日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我看美国媒体》较全面深入对西方媒体的新闻制作技巧、美国
媒体的运作体制、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及可借鉴之处、互联网和下一代
美国主流媒体进行介绍评析,并独辟蹊径地对美国社会“传媒影响国
会,国会影响政府,政府又利用传媒试探各种反应”的怪圈进行深入
剖析,并提出只要采取正确对策,对美国主流媒体人士的工作不仅可
以展开,而且对于在国际上树立中国良好形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应。
本书有助于读者对美国媒体这个复杂多变的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尤
其是从事对外宣传和对外交流的同志能从中受到启发。
莫言、白岩松携南京书香来沪
本报讯 在爱书人纷纷把目光投向10月的南京书市之时,央视主
持人白岩松,上海电视台主持人李培红、吴琳,作家莫言却将南京书
香带进了位于徐家汇美罗城的上海图书公司美罗书店。周六上午10:
00,白岩松等在这里进行签名售书活动。周日下午2:30将举办莫言
与读者见面会并签名售书。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事实说话——中国电视焦点节目透
视》汇集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
江苏电视台的《大写真》、成都电视台的《今晚8:00》以及河北电视
台的《新闻广角》等栏目创立、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故事,记录了进行
舆论监督的困难与艰辛。
“莫言小说精短系列”《苍蝇·门牙》、《初恋·神嫖》、《老
枪·宝刀》(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集结了莫言迄今为止所有
的优秀短篇小说。
朱熹研讨会在沪举行
本报讯 今年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逝世800周年,日前,华东师
范大学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朱熹生平、思想、著作及其生活的
南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展开学术研究与讨论。来自美国、日本、德国、
韩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朱熹学说,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在此领域也产生了许多学术成果。由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承担的《朱熹全书》的整理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已于近期正式完成,
将陆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日前,《全书》的
两卷已经面世。据介绍,这是朱熹逝世后第一次对其著作进行大规模
的全面系统的整理。
展学人风采 铸现代学魂
“当代江苏学人丛书”第一辑出版
本报南京专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编的“当代江苏学人
丛书”第一辑10种,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多角度地展示当代
江苏学人的人文风采、治学精神和学术成果,这在江苏省是第一次。
有季羡林、钱钟书、张岱年、王元化、任继愈先生等300多人参
加撰稿的10部书为《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老骥奋蹄
——心理学一代宗师高觉敷》、《从二北到半塘———文史学家任中
敏》、《朔漠情思———历史学家韩儒林》、《雪后红梅———哲学
家孙叔平》、《凝望与倾听———戏剧理论家陈瘦竹》、《碧海苍穹
——哲人萧焘》、《学海图南录———文学史家钱仲联》、《朴学
之光———语言文字学家徐复》、《艰难的跋涉——现代文学史家叶
子铭》。每部书大体由风采篇、研究篇、学粹篇和学术年表或年谱等
几个部分组成。风采篇从人生历程、生活情趣、生平轶事、治学经历、
道德风范、社会活动等不同角度,较全面地展现学者们的崇高风范。
研究篇则是重点介绍学者的学术著作、学术观点和学术界对该学者的
研究状况,探讨其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教育思想等,以期揭示学人
的学术方法、学术贡献和学术精神。学粹篇是撷取学者有代表性的重
要论文,借以反映其学术成就、治学特点和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由学
人自撰或入室弟子撰写的学术年表(年谱),多记与学术有关的各种
大事,则较系统、简要地反映了该学者的学术人生和精神风貌,可以
说是极珍贵的历史资料。
这套以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当代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者为收
录对象的学人丛书,对于加强学风建设,重铸现代学魂,无疑有着重
大的现实意义。(王华宝)
哈佛大学《金刚经》等中国古籍被盗
本报讯 哈佛大学和美国联邦调查局日前证实,哈佛大学燕京图
书馆珍藏的数十本极为珍贵的中国古籍被盗,联邦调查局已经对此案
展开调查。被盗的古籍中包括著名的《金刚经》在内的41本书和2卷
书法卷轴,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宋、元、明、清历朝的文物。
据专家估计,这批文物在黑市交易价格高达100多万美元。而历
史学家和一些研究学者认为,这批古籍根本就是无价之宝。
哈佛燕京图书馆是亚洲以外收藏东亚国家书籍最多的图书馆,收
藏了大量中国、日本、朝鲜珍贵古籍,在东亚文化研究学界享有盛名。
图书馆馆长南希·克莱恩女士(NancyCline)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
表示:“这批中国古籍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它们的被盗对全世界学者的学术研究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这批古籍在三月中失窃,但馆方和联邦调查局均未披露失窃的过程。
在被盗古籍中,有唐代著名的《金刚经》、宋代佛教经书《六度
集经》、《洪州分宁法昌禅院遇禅师语录》、元代韵律学著作《广韵
集上声》、明代兵书《行军须知》等珍贵古籍。馆长克莱恩女士说,
目前仍不清楚盗贼究竟是如何偷出这批古籍。这些书都被保存在安全
措施完备的珍本室,而现场却没有任何偷盗痕迹。
据悉,在过去10年中,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由于收藏有不少珍本书
籍,而至少失窃两次。数百本珍贵书籍被一些窃书贼为了钱财偷出去
倒卖。而在过去的两次失窃事件中,警方最后都找到了大部分被窃书
籍。 (彭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