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人报
2000年十大科普好书
作者: @ 2000-12-19
2000年度“十大科普好书”
由中华读书报等单位举办的首届“《Newton-科学世界》杯科普图书奖”
评选活动日前落下帷幕,评出了本年度“十大科普好书”。我们衷心
希望这次评选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并期望大家把阅读这些书
(包括“十大科普好书”和20本推荐图书)的感受寄给本报,我们将
开辟专门的版面予以刊登。
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
(美)卡尔·萨根著,叶式辉译,哲人石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
版社2000年10月出版,22.90元
评语:人类当然应该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地球。但是,
人们也不能不想象一下那遥远的未来:也许有一天,地球遭受无法抗
拒的灾难时,人类只能离开地球去往其他的世界。作者在本书中首先
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接着根据20世纪中
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然后评估了将人
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
设新家园这一问题的展望。本书作者是世界级科普大师,译者是我国
著名天文学家,可谓珠联璧合。宏大的视野、史诗般的叙事风格、扣
人心弦的故事……奠定了本书科普经典的地位。
预告:本报“科技视野”专刊今年12月27日将刊登我国著名天文
科普作家李元先生为此书所写的书评。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刘兵主编,张亚力绘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10.
00元
评语:《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是一本方便实用的绿色
行为手册,是实践环境伦理的良好指南。本书每一件小事都配了一幅
相应主题的漫画,很好地化解了此类图书常有的说教性和严肃性,使
得该书更加清新可读,科普图书或者环保图书中类似的创新特别值得
鼓励。
回放:本报今年4月26日“科技视野”专刊21版曾刊发关于此书的
访谈文章“来吧,做一名环保公民”(王洪波文)。
避孕药片:一个改变世界的药物传奇
(美)伯纳德·阿斯贝尔著,何雪、晓明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
6月出版,23.00元
评语:该书开篇介绍了人类坠胎历程与避孕技术探索史,随后又
从科学与技术层面展示了避孕药物探索的艰辛,最后就避孕药发明之
后的推广和社会效果引出文化、道德、哲学层面的思考。本书把阅读
引向生命伦理的严重主题,令人久久回味。
回放:本报今年10月18日“科技视野”专刊22版曾刊发书评“避
孕药片——在愚昧与偏见中崛起”(邱仁宗文)。
从北极到夏威夷
位梦华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18.00元
评语:此书的结构很简单,有四部分,开头写进入阿拉斯加,最
后写离开然后到夏威夷小岛,精彩部分在中间两部分,一篇是写与性
学博士朗格的交往,另一篇写与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的交往。
这交往集中在科学问题上,与普通的交往有些区别,但也充满了人情
味,甚至更多微妙的情感投入。此书以个人经历为主线,是一种颇具
新意的科普写作。
回放:本报今年11月1日“科技视野”专刊22版曾刊发关于此书的
访谈文章“站在人类边缘看世界”(张晓家文)。
方舟在线
方舟子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20.80元
评语:本书基本上是方舟子在“新语丝”网站上反伪科学、伪学
术文章的结集。在有水准的学术批评极为缺乏的今天,这本书吹来了
一阵使人清醒的劲风,有利于打破国内当前相对沉闷、虚伪的学术气
氛;同时,无论是对“科学神创论”、周易预测学、严新气功、“太
极科学”的批判,还是对科学内涵、达尔文进化论的阐释,都是科学
精神旗帜的一次次高扬。虽然有一部分内容为文学、历史方面的内容,
很难归之于科普,但由于该书主要内容是关于科学的,其优点也是突
出的,所以仍可以纳入评奖范围受到表彰。
回放:本报今年6月14日“科技视野”专刊22版曾刊发关于此书的
报道“《方舟在线》崭露锋芒”(王洪波文);7月12日“科技视野”
专刊22版刊发书评“科学与人文的两栖之舟”(李建会文)。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
(美)约翰·布罗克曼编,袁丽琴译,新视角书系,上海科技出
版社2000年8月出版,12.00元
评语: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著名图书策划
人约翰·布罗克曼在网上提出了这一问题,引来当今世上最杰出的科
学精英和充满想像力的智者踊跃作答。有人认为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
文明发展的影响最大、最长久,有人引申到电脑和网络,有人却把音
乐选为最伟大的发明,因为音乐能为人类的愉快做最大贡献。在精神
方面,很多人提民主、和平等观念的发明最重要,还有人把自由意志、
营销、科学方法和对超自然力的否定等思想选为最伟大的发明。全书
广征博引,结合科学与人文,读来有一种大开眼界之感。
回放:本报今年10月18日“科技视野”专刊23版曾刊发关于此书
的对话“科学史就在你我身边”(刘兵、江晓原文)、书摘“过去
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
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
阎康年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32.00元
评语:全书基于第一手材料,系统介绍了曾经贡献了25位诺贝尔
奖获得者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近120年的发展足迹,剖析了它在人才、管
理、学风、传统、环境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实验室
建设、创新工程都有借鉴意义。本书体现了原创科普加强人文性,将
学术研究成果融会其中的努力,值得肯定。不过,本书的文笔和写作
方式仍有改进的余地。
回放:本报今年1月23日“科技视野”专刊22版曾刊发该书书摘
“卡文迪什实验室名称的由来”。
千秋功罪话水坝
潘家铮著,院士科普书系,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出版,15.00元
评语:本书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说起,介绍了中外水坝建设的
历史、现实和未来,在表彰水坝功绩的同时,也重点讲述了人类建坝
付出的代价和走过的弯路,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令普通读者真切地
感受到水坝建设所面临的特殊的技术复杂性和与社会、经济互动的复
杂性。
回放:本报今年11月15日“科技视野”专刊23版曾刊发该书书摘
“惊心动魄的‘七五八’大洪水”。
生物技术世纪:用基因重塑世界
(美)杰米里·里夫金著,付立杰等译,哲人石丛书,上海科技
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21.90元
评语: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空前发展,正在被乐观的人们看
作“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的一种标志,但是,中国人在陷于单纯
的欢欣鼓舞之中还没有意识到“生物技术世纪”究竟意味着什么。里
夫金的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生动地描述了“生物技术世纪”即
将来临的种种信息和征兆,充满了机智、敏锐的思想,发人深省。
预告:本报“科技视野”专刊随后将刊登吴国盛教授为此书所写
的书评。
物理世界奇遇记(最新版)
(美)乔治·伽莫夫、(英)罗素·斯坦纳德著,吴伯泽译,
“世界科普名著精选”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25.
60元
评语:70年代末,伽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一书的中译本几
乎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在该书最初问世约半个世纪之后,在原作
者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剑桥大学出版社特别邀请了英国著名科普作家
斯坦纳德对它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增订,以适应在此期间世界上和物理
学中发生的巨大变化。除了内容的更新之外,基本上保持了原作的风
格。就中译本的翻译和出版质量而言,这本《物理世界奇遇记》(最
新版)也完全可以说是“名作名译”的典型代表。
(注:1、评语由本届“《Newton-科学世界》杯科普图书奖”评
委会提供;2、以上图书按现代汉语拼音升序(A-Z)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