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木 @ 2000-12-20
12月14日 断章之韵
----新文化运动最后的诗人--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2000年12月8日,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研究家卞之琳就要九十大寿了。在这个热爱
人瑞的国度里,在这个用怀旧填充想象力和鉴赏力的年代里,人们都在等待着一道风景重新出现。
毕竟,曾亲身参与过新文化运动的诗人,目前仅存的只有他和臧克家了。
然而在庆典到来之前,“风景”以一种飘逸的姿态突然离开。他毅然拒绝了世人膜拜他衰迈身
体的企图,从而将他用白话铸造的那个诗歌世界从物质世界中剥离出来,使风景的核心得以完整保
存。他于12月2日上午逝世,卞之琳是江苏海门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这是一个悲伤时刻,也是一个完美时刻,在智慧的彼岸,他此刻一定正在微笑,因为他知道
风景已经成为它本身,那里有梦想、热血和柔情。
《断章》一诗是我早就熟悉的,细细体味,确实非同一般。四句小诗,却有着深厚的艺术底
蕴。“诗质如酒精,是从生活中蒸馏出来的具有密度的一滴”。“你”“我”的形象互换在双方的窗口与
梦中。其实这也是一种常有的生活经验而已。
一首好诗其实就是一个钻石,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它都是璀璨、耀眼的。《断章》就是
这样的一滴酒精,一颗钻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直以为,那人是撑了油纸伞的,在水乡古镇,在烟雨迷离的长桥上,在栏杆前;一直以为,
那人是一个聪颖而又忧郁的女子;一直,把那诗记在心里。但我并没有记住诗人的名字,我甚至连
诗题也没有记住,我胡乱地给了它一个诗题:看风景的人。
看风景的人现在去了。这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断章”了--是一个诗人生涯的“断章”。卞先生是一
位“站在桥上的人”--桥的人,或者,人桥。如果说他是一角诗歌风景,此话未免轻狂,但是谁又能
说不是一道风景呢?
断章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