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藏馆
集体智慧创造欣欣向荣的企业
作者: @ 2000-12-24
集体智慧造就欣欣向荣的企业
管理:全球化企业成为没有领导人的企业
约翰·伯恩
我们都是只有个翅膀的天使。我们只有互相拥抱着才能飞翔。——卢恰诺·德克雷申佐
英雄时代的终结
这位20世纪意大利诗人的比喻并不是针对21世纪的公司所说的,但或许也适合21世纪的企业。
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对于那些企图凭借纯粹的意志力使他们公司飞向天堂的超级总裁们来说将是不祥
的。成功将属于那些没有领导人的公司——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属于那些领导工作由众人广泛参与、
组织形式与蜂巢、蚁穴或鱼群相类似的公司。
今天,企业里的民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工厂车间和研制新产品的实验室内,与金字
塔般的企业组织系统的顶端还相去甚远。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在一个热衷于超级英雄的国度里,人
们念念不忘管理学元老沃伦·本尼斯所说的“成功的个人”的神话。媒体把企业总裁当作富有传奇色
彩的孤胆英雄大加颂扬,他们高瞻远瞩,为企业指明道路,并在此过程中为自己赢得数以百万计的
财富。
对英雄的崇拜该降降温了。在20世纪,苏联由于其指令与统制性经济无法跟上西方的自由市场
而分崩离析。在21世纪,同样的命运将降临到那些总裁企图控制一切的公司头上。在一个正在变得
日益混乱和越来越依赖集体智慧的世界里,与一位薪水高得令人咋舌、坐在“责任止于此”的牌子后
面的总裁相比,企业最高层的集体领导将更有意义。
自然界的启示
其原因可以从自然界中发现,你可能会认为一个没有俯视的生物群体是不中用的。事实根本不
是如此。一只蜜峰是微不足道的,但一个蜂群却能置人于死地。英国电信公司实验室分部的研究主
任彼得·科克伦说:“你只需观察一下生物系统,就可以知道自然界并不存在大规模的等级制度。一
切都是低级和单调的,适应性很强,非常冷酷。”
因特网使公司能够更加类似于蜂群,因为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共享,而不必自下而上到达总
裁办公室,再自上而下传达到员工。安永会计事务所商业创新中心的电子商务主任约翰·乔丹
说:“因特网建立过程的特性将贯穿在与之有关的一切事物中,没有人负责看管。”
这种平等的好处在于决策可以由那些最有条件做决定的人在短时间内作出。这会导致企业内部
的混乱吗?当然会的。但这不一定是坏事。最高管理层强加下来的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会削弱一个
企业。硅谷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当程序员想要修改一段程序时,他们会故意把自己与旁边的人隔离
开来,以免重复他人的错误。乔丹说:“当你修改软件时,真正的好办法是不要与你旁边的人采用
同样的假设和系统。”
群策群力的时代
在20世纪,企业的成功如同攀登落基山。登山并非易事,但上山的路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的成
功就是执行精心确定的商业计划。每向上迈出一步,你离山顶就更近一点。英国电信公司的科克伦
说:“现在的情况是,落基山是流动的,是不断运动着的。某一个时候你站在了顶峰,但过一会儿
你却到了谷底。”
集体领导十分适合于这种新的现实。当情况每天都在改变的时候,快速反应是至关重要的——而那些
等级森严的官僚式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出色。
本尼斯说:“大多数紧急项目要求一起合作的许多有才干的人共同作出贡献。”本尼斯是南加州
大学的教授,与人合著有《组织天才》一书。
许多公司已经开始采用不指定负责人的工作小组。1987年,在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中,有
28%的公司号称它们内部至少有一些自主的小组。到1996年,这个比例增加到78%。随着具有团
队意识的一代管理人员爬上较高的位置,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一些公司已经率先采用了这种办法。甚至连通用电气公司大权独揽的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作出
许多决策时也要与一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一起商量。韦尔奇承认:“如果没有他们,我就干不好我
的工作。”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说:“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一群人总是能够打败一个人的。
如果你有一群超级明星,那么你就有机会建立一个王朝。”这便是向钱伯斯作汇报的人数要比向他
公司里的普通管理人员作汇报的人数多一到两倍的原因之一:这迫使他赋予直接在他手下工作的人
以更多的自主权,因为他不可能照顾到他们工作中的所有细节。
在21世纪,最有能力的总裁可能并不是大权在握的总裁。欣欣向荣的公司将是由这样一些
人“领导”的,他们知道,与自然界中一样,在企业中,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控制一切。
网上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