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0-12-29
北宋大文豪苏轼
北宋大文豪苏轼,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生留下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大量的
散文作品,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愧为北宋文学的杰出代表和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文
学巨匠之一。
苏轼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世有“三苏”之美称。其中尤以苏轼声名最
著。他在散文、诗、词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宋古
文革新运动的重要人物。所作散文笔力纵横,挥洒自如,不乏传世之作。如《石钟山记》至今仍为
中国大中学生必读的课文。在诗歌方面,东坡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并
称“李、杜、韩、苏”;在词一方面,则开创豪放词派,影响历代词风。其诗词之名篇佳句,更是难
以尽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处晴后雨》)
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东坡不但诗词散文造诣极高,而且还擅长书法、绘画,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他的书
法,与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为“苏、黄、米、蔡”四大家;在绘画上,尽
管文人画的创始者是王维,但最早提出文人画的则是苏轼。
苏轼的书画在当时很受欢迎,虽“知字片纸皆收藏”之。用他自己的话讲,是“书成辄弃去,谬
被旁人裹”。随手丢弃的字画,也被别人当作宝贝收藏,足见其书画受时人喜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