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0-12-29
爱的悲歌
浙江绍兴沈园,是陆游后半生魂牵梦绕的地方
面对封建伦理道德的重压,千百年来无数的青年男女为了至高的爱,为了自主的婚姻,以各种
方式进行着抗争,以血泪谱写了一曲曲爱的悲歌。在中国的文艺作品和民间故事中,这样的故事有
很多,如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的故事等。但在封建伦理占据统治地位的社
会中,为防“谬种流传,伤风败俗”,真实生活中上演的爱情悲歌,却极少能被书之简册,我们今天
能够获得的只是零星的信息。
清代乾隆年间,浙江杭州一位姓高的女子与邻居一位姓何的小伙子两情相悦,互生爱慕之情,
但高姑娘的父母无论如何不答应这门亲事,并将姑娘另许他人。姑娘与小伙私下相约,尽量争取父
母对婚事的允许,如果不能相伴终身,就以死相殉。岂料双方父母不仅不为两人的真情所动,反而
斥责他们越礼非为。这对悲愤绝望的恋人,最终以身殉情。坚守封建道德的双方家长竟残忍地连尸
都不收。这一梁祝式的悲剧,是靠了大诗人袁枚的女弟子作诗咏赞,并经袁枚收录才得以流传。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爱情生活上同样是不幸的。他二十岁左右时与表妹唐琬结婚,婚后二人感
情很好。偏偏陆游的母亲不喜欢这门亲事,逼迫陆游离婚。陆游伉俪情深,难割难舍,却又不敢违
背母命,于是在外边找了所住房,时时与唐琬在此相会。无奈好景不长,风声走露后,二人终于还
是分手了。不久后,陆游另娶,唐琬再嫁。将近十年后,陆游到沈园游览,与唐琬夫妇不期而遇,
当年恋爱的创伤再次滴淌出鲜血,他含泪写下了《钗头凤》一首:“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
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三点
水旁)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传说唐琬后来曾和了一
首,尽管这可能是后人的附会,但多情善感的唐琬确在这不久后离开了人世。她给陆游留下了五十
年的温馨回忆,留下了五十年的悔恨与沉痛。直到八十多岁时,陆游仍忘不掉这一“惊鸿倩影”。
陆游晚年曾重游沈园,并作过多首忆念唐琬和当年沈园重逢的诗词:“枫叶初丹解(木字旁)
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思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禅龛一炷香。”(作于六十八岁);“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
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作于七十五岁);“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
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
泫然。”(作于七十五岁);“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
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作于八十一
岁);“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作于八十二
岁)。由此可见封建婚恋观给陆游造成的创痛之深。
宋代还有一位才女叫朱淑真,写得一手好诗词。她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嫁人。但与
丈夫性格不同,情调迥异,精神上极为痛苦。她写了很多因得不到美满的爱情生活而苦闷忧伤的诗
词,并将她的词集命名为《断肠词》,诗集命名为《断肠诗》。正所谓断肠人写断肠诗,读来令人
心碎。而同为宋代女词人的张玉娘,在与心上人经历了诗文唱和、幸福快乐的初恋后,被父母拆散
了美好姻缘,从此终日是“翠袖染啼红”。一夜,梦见当年恋人打花轿来迎,遂披衣起坐,自此绝食
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