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人报
畅想新世纪:网络引领中国人进入电子空间
作者:齐 彬 @ 2001-01-02
畅想新世纪:网络引领中国人进入电子空间
齐彬
网络已经以它无所不在的触角深入到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世代劳作的乡村农民,
到置身都市自称时尚的年轻人,皆热血沸腾,“一网情深”。
统计显示,中国一九九七年有八十万网民,二000年约2000万。前不久中到二00五年,中国
网民人数将急剧膨胀到八千万以上。网络大潮汹涌澎湃,数字地球急速旋转。站在新世纪的入口
处,人们有点心旌摇荡,也有点头晕目眩。
值得肯定的是,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网络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必将引领中国人进入一个崭新
的电子空间。
张崧参加了前不久热闹一时的中国首届“七十二小时网络生存”测试,但令他“难以理解的是:
用信用卡订购的东西居然在送货上门后被强迫使用现金结算”。
业界人士指出,中国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线支付。尽管目前中国从事网上业务的企业
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却无法令人满意。
面对中国十多亿人口的巨大潜在市场,世界各国网络界怦然心动。有消息说,美国百多所大学
正与多家信息科技企业及政府部门合作,拟于可见的将来推出一个较目前因特网快一百至一千倍的
第二代因特网。这种跨越国界而又融合电子商业的新一代因特网,必然对中国当前的一般消费形成
冲击。
经济全球化势在必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生产者往往限于自己本地市场的国度,因特网对条块
分割现状的击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因应新的形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决策层和信息技术企
业必须审慎对待。
在中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看来,利用因特网开展电子商务,其影响可以同二百年前的工
业革命相提并论。
挟有全球最大市场和不断涌现的信息技术人才,加上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积极推动,我们有理由
相信电子商务在中国前途未可限量。
电子空间无远弗届,无所不在,更重要的是,它永不停歇。
在电子空间,政府可以发布网上通告;民意机构可以举行网上调查;学生可以向全世界的优秀
教师求教;数以亿计的网民除了网上购物、收发电子邮件外,还可以自制网页,参与论坛,发表意
见,与诸多从未谋面却又心心相通的陌生人分享思考的欢乐。
电子服务广泛流行只是迟早的事情。那时,琳琅满目的超市,人声喧嚣的菜场,拥挤的银行或
诊所,还有书声琅琅的学校都将悄然消褪,电子市场、电子商店、电子银行、电子学校、电子邮局
等等,不一而足,电子空间运转有序。
今年中国的注册域名总数已居亚洲首位,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大胆预言,二000年中国信息
技术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一万亿,到二00五年则达三万亿之巨。
在未来世纪中,人们不但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而且还可透过电子服务得到一切生活必需
品与服务。中国人向往的“大隐隐于市”不再是奢想。
网络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观念。
百多年来,中国虽几经外族入侵而仍然葆有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生活方式,但网络跨越时空的穿
透力将使之再次面临冲击。
科技的发展总是领先于人们的适应力。在通往新世纪的坦途中,中国人或许只有不断适应新的
科技,才能在未来的电子空间中亦歌亦舞,用激情成就各自的梦想。
智慧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