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畅想新世纪:科技引领人们走向何方
作者:肖 瑞 @ 2001-01-02
畅想新世纪:科技引领人们走向何方?
肖瑞
高科技,人们已经见识很多了。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克隆羊诞生,“深蓝”打败了世界棋王,
火星探路者开始了探测,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使因特网风情万种,迷住了千百万用户……
一九九九年,计算机运行速度突破了每秒十万亿次,科学家破译出人体第二十二对染色体的遗
传密码,设计出量子发动机,研制成原子激光束。
二十一世纪前夜,三大法则撞击着人类既往的理念——描述微处理器性能的迅速革新的“穆尔法
则”;说电脑网络的价值等于节点的平方的“梅尔卡夫法则”;说硅谷的数字脑袋里一个可笑的念头
冒出,便会迅速传播开来并影响美国企业界心理的“盖茨文化霸权法则”,以威力空前、无可阻挡的
力量改变着现实。
即便这样,站在新世纪的入口处,人们仍然无法据此推断未来,谁都不敢做二十一世纪的预言
家,因为日新月异的科技在不断改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甚至信念和目标。
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几年,科学界将完成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破译人类生命的遗传密
码,其中包括有十万亿种组合方式的人体的八万个基因。当这一生物学最深奥的秘密被揭示的时
候,最先受益的将是医药行业:治疗癌症的药物、消灭疟疾和艾滋病的疫苗,使作物具有额外营养
和药物作用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很可能在人类自身的基因中找到永葆青春的源泉,通过细胞替换,
使人在有生之年健康、年轻。
二十一世纪,大概只有一部分人保留着生物机体,而大多数人把自己的思想转换成电子电路,
以获得永生。
地球将被披上“电子皮肤”?是的。它由千万个嵌入式电子恒温器、压力计、污染监测器、摄象
机、麦克风、葡萄糖传感器、心电图仪物种等组成,对大气层、物种、船只进行监测,当地球自
身“皮肤”发出危险的信号,地震、飓风将临,网络会先知先觉,并加以防范、修复。
下世纪,纳米技术为人类开辟了一方神奇的空间。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把自动组装生产
装置缩小到如此规模,制造业将被彻底改造。可能在二0一五年,从半导体生产开始,逐步扩展到
纳米计算机、纳米飞机、纳米卫星……能否设想,成群肉眼看不到的微型机器人在地毯或书架上爬
行,把灰尘分解成原子,使原子复原成餐巾、肥皂的情形?
未来的计算机可能就象电动极一样,看不见,但却无所不在。想象一下,如果守侯在冰箱门口
的微型机器人阻止你取出过量卡路里的食物,你是顺从,还是会恼怒?
二十一世纪的基础设施是什么?铁路?桥梁?码头?机场?不,是网络。网络会成为下世纪的
新引擎。网络无所不在,永不休眠;网络无国界,网络不追求规模效益,网络漠视自上而下的管理
模式,网络欲擒故纵……二00九年,商业的一半将在网上进行;二0三0年,网上交易额将达到四
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工业经济产出的四分之一。
网络令人激动,也令人自卑。从今天的经验展望网络时代,总令人感到力不从心。
也许一百个人的心目中有一百种新世纪畅想。在中国科技部部长朱丽兰看来,二十一世纪最大
的特征是:社会的科学化和科学的社会化。
朱丽兰说,中国要营造创新的机制,必须克服机构、人员不能共享,知识不能流动,行动不能
协调的弊端。她说,为此,需要体制、政策的变革与变通。
如果说犁的发明引起了农业革命,发动机拉动了工业革命,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那么,第
四次革命将不再以事物为基础,而是以对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人自身的理解为目标。
中国及时因应了这一点。据悉,正在拟订中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力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
视。在这个一揽五年的计划草案中,有一节的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主题就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