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区
搅动2001年经济发展的九大潜龙
作者: @ 2001-01-05
搅动2001年经济的九大潜龙
新旧世纪之交的经济大潮千变万化,但经济事件中总有一定的秉承关系在日趋有序的 市场规律中凸显
出来,在总结过去的同时,我们不妨对将至的未来做一些分析。
上半年奋力敲打WTO大门的人
2000年初,中国和欧盟就中国入世结束双边谈判以后,国内舆论普遍认为2000年是中国13年艰苦入
世谈判的最后期限,中国距入世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跨了整整一年。回首13年谈判进程的悲悲喜喜,
谈判官们甘苦自知,尤其是现任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事实正如直接参与入世谈判的政府官员们的谨慎预测,中国入世在20世纪仅见曙光。入世在即对于中
国经济的开放战略无疑是重大利好,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从1994 年就开始直接介入入世谈
判,提及谈判过程只说:“很艰苦。中国存在的问题就像维吾尔姑娘满头的辫子,不断被人抓住提问、批评
和施压。我们需要忍辱负重,不断向对方解释,作出承诺,以中华民族的耐心和坚忍精神面对未来。”
“未来”就是入世。本月20日之前,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就将全部结束,中国与欧盟签约后
就迈出的那条腿终于要跨过世界贸易组织的门槛,落在与世界经济贸易融为一体的真实土地上。龙永图
说,中国入世“大局已定,为期不远”。但是根据大致的工作程序,结束谈判后还需继续完成上千页的法律
文件,需待欧盟部长级会议通过,WTO总理事会表决,中国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并在递交批准书之后一个
月方能正式加入。记者据此估计,如果一切后续的审批程序顺利进行,今年上半年,中国入世可望成为现
实。
但是,中国入世还有一个障碍不容忽视。龙永图在最近提出,“何时入世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
我们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入世。”中国入世谈判至今,一些西方国家无理要求中国以发达国家地位入世。
对此,龙永图申明,中国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承担与中
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市场开放义务。
创业板首任掌门人
去年初,人们猜测年中将推出创业板;年中,人们推测年底前创业板将会亮相;到了年底,创业板仍
然在千呼万唤中一拖再拖,陷入难产。
整整一年,中国证券市场在关于创业板的争论和等待中渡过,其何时推出,成为留给 2001年的几大
经济悬案之一,谜底还要等今年才能揭晓。而可以推测的是,创业板亮相后,去年11月中旬才走马上任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总经理张育军将成为备受关注的创业板首任掌门人。
在纪念深交所成立10周年的讲话中,张育军回忆,10年前,深交所在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房间里开
始了自己的第一个交易日。而今天,共有上市公司513家,总市值超过2 万亿元,会员单位325个,证券
交易营业网点2600多个,投资者开户数2789万。深交所把深圳这样一个新兴的边陲城市建成了辐射全国
的证券交易中心,10年累计为国民经济筹资 2000多亿元。这些,都是中国第一代证券人如刘鸿儒、高西
庆、王波明等留下的脚印。
今天,深圳证券交易所将承担起组建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历史使命。同时,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的还有
中国第二代证券人,如张育军。
从技术层面上看,创业板市场现已准备就绪,目前创业板企业在深圳排队等候上市的多达2000家。从
去年10月中旬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不再接纳新的A股股票上市,同时公布了《创业板市场规则》等一系列
文件,随后又宣布已完成创业板技术准备工作。创业板已经进入倒计时,但创业板市场何时开张关键在于
相关法规何时出台。拟议中的创业板许多规则与现行《公司法》冲突,需要对《公司法》进行修改,而这
至少要等今年3月全国人大开会。希望在二季度,张育军成为创业板首任掌门人。
电信产业布局者
圣诞节前,美国纳斯达克暴跌近2500点的生死线,危急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讲话使股市出现回
调,被称为“股市的圣诞老人”。在香港,也有一个人在11月30日晚上澄清了有关内地电信资费调整的问
题,第二天,在香港股市承受了多日抛售压力的“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股价直线回升,迅速收复失
地。这个一言可左右股市的人不是美国的格林斯潘,而是中国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服务业以高于30%的速度超常增长,中国电信在世界电信市场的排名
急速上升。而在未来5年内,中国电信市场还将翻一番。
尽管成绩斐然,在很多人眼里,电信业的口碑却不佳,信息产业部也被看作一个特殊的部门,虽然实
行了政企分开的改革,但它半是行政机构,半是垄断企业的形象依然很难改变。难怪有人曾经感叹,在中
国,一直处于垄断的电信产业调整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敢于接手,就有一种不怕人指后脊梁的勇气。
2000年是中国电信业完成重组、实行政企分开、进行公司运作的第一年,基本形成了中国电信、中
国移动、中国联通、卫星集团、吉通、网通6大主要电信企业。2001年,中国即将加入WTO,电信市场即
将开放,为了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中国电信集团计划在明年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两地上
市。据称中国电信集资额可高达70亿美元,相当于近550亿港元,那么上市时市值可高达300亿美元,即
2300多亿港元。这将比1997 年中国移动约30亿美元集资额高出一倍,将打破香港上市公司首次公开招股
集资额的最高纪录。
中国电信上市是吴基传在今年电信棋局中的重要一招,而《电信条例》今年是否能改进为《电信法》
出台,更使人相信,新的一年里,中国电信市场仍将是焦点话题,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仍将是焦点人
物。
让消费者成为股东
在很多企业家的眼里,国美无疑是个“花边新闻”制造者。从与津商开战到孤军对阵几大名牌企业联手
的彩电峰会,击垮彩电最低限价,到搭乘电子商务快车、公告买壳上市,可以称得上在市场上兴风作浪,
年末又演出了家电招标的噱头,抛出亿元订单,国美被誉为新千年最擅长作秀的商业明星,甚至占尽了长
虹、海信等家电巨头的风光。而幕后的导演,就是刚刚三十而立的总经理张志铭。2001年,在他的计划
中,国美会更出风头。
张志铭执掌帅印仅三年,但国美电器在京、津、沪、冀、川、渝拥有40家连锁商城,近千名员工,年
销售额近30亿元,已成为索尼、松下、东芝、夏普、长虹、TCL、康佳、厦华、海信等众多厂家的全国最
大客户。有这种强大的后盾,张志铭规划到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连锁商城150家,年营业额超过
1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这种雄心专家称为商业资本的重新抬头。
目前,国美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目标锁定在主板。张志铭计算过,全国有将近5000万股民,如果代
表5000万个家庭,股市至少影响着1亿人的生活,这正是国美未来连锁经营设定的目标顾客,让消费者成
为股东。从募集资金角度说,国美现在的整体销售收入可能已经超过了一些知名家电厂家的销售额,利用
这一现有资源,国美在股市上运作的空间非常大。
但是,张志铭还有实力更强劲的对手。2000年,全国三家最大的家电销售企业是江苏的苏宁、北京的
国美和山东的三联,销售额分别达40亿元、30亿元、30亿元。日前,苏宁放言将用3年时间、投资4.2亿
元、力争销售额增长到150亿元至200亿元、最终占有中国家电销售5%至7%份额,目标也是全国最大的
家电连锁企业,并已经委托国泰君安作为承销商准备在下半年上市;而山东三联已经借到了郑百文的壳,
名声大噪。
三者手法极为类似:靠零售起家,在资本市场上展开新一轮竞争;建立连锁体制。国美电器从1987年
在珠市口一家小小的店铺起步,张志铭能不能带领国美在“三国演义”中胜出?今年会有一场精彩的商战。
封王还是削藩
毫无疑问,法国达能食品饮料集团是去年曝光率最高的外企。乐百氏、光明乳业、梅林正广和,每一
场收购都引起一阵舆论的喧嚣。但作为大中国战略的最高执行者,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始终保持神秘。
水市场的强势布局达能已经完成,网罗旗下的娃哈哈、乐百氏、梅林正广和以及更早的深圳益力,个
个都可以唱主角。乳制品市场的争夺刚刚开始,虽然光明和达能都在领跑者的行列,但两家品牌合起来也
不过13.5%的市场份额,天下属谁还很难说。至于另一个达能的强项饼干市场,达能的对手显然比它表
现得更好。对于秦鹏而言,要在5年内,把中国市场的分额作到达能全球业务的10%,比目前翻一番。10
年内达到20%,任务还非常艰巨。
收购只是开始。秦鹏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收购对象的整合,把摊开的“五指” 变成握紧
的“拳头”。不管是“封王”还是“削藩”,秦鹏要把以前各自为战甚至互为敌手的娃哈哈乐百氏们统一在达
能的旗帜下,以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首先,他必须说服经验资历名气都大于他的宗庆后、何伯权,除
了资金之外,还逐步接受达能先进的管理、技术以至理念。其次,他必须保证一碗水端平,对每一个合作
伙伴出手都一样大方。第三,他还面临着如何发展达能自有品牌业务的问题,无论是“依云”矿泉水还
是“达能”牛奶。最后,收购不会就此罢休。在乳制品在饼干甚至其他市场,新的收购完全都可能展开,毕
竟雀巢、帕尔梅拉斯等对手都没有闲着。
作为一个只有三十年历史的跨国集团,年轻的达能在食品工业排名中能够进入全球前5 位,它的收购
战略无疑起了很大作用。但中国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市场,中国的企业又是如此个性十足,达能还不可以轻
言胜利。秦鹏的工作也才刚刚开始。
今年我要做老大
2000年的市场炒作明星无疑是哈尔滨医药集团。一年中,哈药集团砸出11亿广告费,并以此拉动起
80亿元的销售收入。虽然与销售额增幅不成比例的利润引来诸多质疑,但“哈药”的名字终于在狂轰烂炸和
议论纷纷之后被人们记住。
事实上,广告轰炸只是哈药的市场先期导入策略,在广告战役之后,哈药酝酿更大的举措。按照哈药
集团总经理刘存周的计划,哈药已经可以向全国“最大”的目标冲击,而更长远的计划是在未来的5年中进
入世界医药企业50强。
刘存周1997年9月走马上任后,开始着手集团内部资源整合。1998年哈药集团开始将集团内企业注入
上市公司,至今,已有90%的下属企业并入上市公司。去年哈药集团11个产品的销售都超过亿元,“哈药
模式”成为医药业经营策略研究的一个主题。
从哈药的集团整体发展策略来看,明年仍会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巩固战果。但是,国家税务总局明文将
企业每年的广告费用限制在销售额的2%,这对意欲继续掀动营销狂澜的哈药无疑是重击。哈药2001年的
广告投放仍将维持10%以上的水平,现在只有寄望于有关部门采取一些折中的政策和措施。
2001年,哈药内部重组将有重大举措,哈药三厂将在主板成功上市,据说,三精药业将取代哈药三
厂成为上市公司的名称。而哈药集团去年因其稳健的财务表现已经引起股市关注,刘存周的目标是让哈药
保持每年30%的增长幅度,以去年80亿的销售收入计算,今年其销售额可能达到100亿以上,这个数字已
经可以在医药板块占据头筹,因此今年哈药的上市公司可能受到证券市场的热烈追捧。
是成为“秦池”第二,还是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先锋,在经过了1999年的调整期和2000 年的市场冲杀
之后,哈药能在医药市场激起多大的水花,就看2001年。
标王创造减肥概念第一股
在太极没有成为央视“标王”之前,董事长白礼西是体味不到做“标王”的快乐与痛苦的。
从10月8日梅地亚宾馆的英雄会里昂首出来后,太极集团的股票如大梦初醒,开始势如破竹地上攻,
才一个多月价格就快翻番。公司的一举一动也成为关注焦点。岁末,第二大股东变更,本属平常。偏偏新
股东的出资人之一为重庆中医药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而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亦是“白礼西”,传媒评价,这
个巧合有些蹊跷,不知太极集团和新二股东间有何神秘?
白礼西“王牌”在手。主打新产品“曲美”是第一个经过中国SD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减
肥药,也是美国FDA(美国食品和 药品管理局)30年来批准的两个减肥药之一,8月刚上市,预计今年底
销售额就可以达到2亿元。医药体制的改革带来了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彻底分家,这意味着减肥市场的重
新划分。只是不知上亿的广告重金投下后, “曲美”能否摆脱既往保健品的短生命周期“怪圈”。减肥药品
的市场空间无疑令人无限憧憬,而太极集团600129作为股市中减肥概念第一股,其股价的上扬空间显
然也一样会令人憧憬。
从十几年前涪陵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中药厂,到现在年销售额15亿元、利税近3亿元的中药企业集团,
太极一直以其技术创新能力自豪。然而“哈药”广告轰炸战略带来的巨大市场成功,给了白礼西当头一棒。
营销的力量在今日中国市场如此重要。从“曲美”区域独家经销权拍卖,到直接介入下游药店销售网络的构
建整合,白礼西誓将太极从一个“技术”型企业转变为一个“市场+技术”的企业。如果他的“营销创新”能够
成功,那么地处西部山城的太极,或许可以籍此问鼎中原。
因特网的建筑师
作为第一个从私企转入国企的高级经理人,号称“第三电信”的中国网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田溯宁上任
一年来,一直对外保持着低调。这是因为网通不同于田溯宁自己创办的亚信,田溯宁只能先做不说。
37岁的田溯宁在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获得草原和野生动物管理专业博士,却因建立了纳斯达克交投
最活跃的中国网络股亚信被称为 “中国因特网的建筑师”。从网通目前的发展势头看,两三年后,其全国骨
干光纤网建成,田溯宁和网通在中国IT业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
网通是由中国科学院、铁道部、广电总局、上海市政府四方股东共同投资组建的,旨在构建我国新一
代电信基础设施、提供全方位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国有电信公司。未来三年网通的竞争计划是利用股东的资
源,即广电和铁道的光纤资源,在全国15个城市8000公里范围内,建立中国新一代宽带高速互联网,这是
世界上最大、最宽、速度最快的新一代骨干网。这将使中国的宽带成本迅速降下来,甚至有可能使中国拥
有全世界最便宜的宽带。今年宽带网即可进入家庭。用田溯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网络经济是个生态经
济,宽带就是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草。”
田溯宁还表示,中国网通本财政年度营业收入预计可达到6500万美元,4年内将实现盈利。同时,中
国网通将在今年寻求外资投资,以及股票上市。
撬动私立大学梦
“新东方学校”会不会成为未来中国最好的私立学校?了解新东方的人知道,余敏洪的私立大学梦缺少
强大的资金支持。作为民营教育机构,新东方不能进行资本运作,没有外部投资,而且没有国家拨款,余
敏洪好梦难圆。
运作校外产业,借力资本市场,这是余敏洪在考察哈佛、耶鲁等私立大学以后做出的决定。
2000年,余敏洪携其在新东方学校的董事会成员通过借贷凑足5000万元注册成立了一个整合了新东
方所有校外产业资源的企业“东方人”。作为真正意义的企业,“东方人”允许余敏洪们像真正的企业家一样
经营运作:上市、购并、内部持股。素无融资渠道的“新东方” 学校由于被企业“东方人”托管,终可获得
永续的资金来源。虽然东方人可能两年之后才能上市,但去年在其成立的前前后后,其校外产业软件公
司、网校、教育咨询公司等都已投入运营,估计今年这些独立法人单位都将会实现一部分赢利,一笔学费
之外的资金年内就可注入“新东方”。
“东方人”其实还肩负着另一项职能,余敏洪计划通过在“东方人”中实行员工持股和期权,对“新东
方”学校有重大贡献的人物,从制度上确立他们享有的待遇。今年年内,这套股权和期权的分配制度将完全
建立起来,新东方也将因此稳固住自己的管理团队。
余敏洪估计,2001年,新东方学校的学生人数将在15万人的基础上稳步上升。在现实私立大学的梦
想难以实现的时候,去年年末“新东方”与联想合作成立了远程教育网站,这个“虚拟”的大学将给“新东
方”在这一年中带来更多的生源和知名度。而且据余敏洪透露,今年之内新东方有望得到教育部授权,发放
国家认可的本科和大专文凭。
一个符合国际运作规律的私立大学的雏形今年就在新东方显现。
《中国经营报》 2001年0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