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军文化
天然裸体公园------第一个自然"性"博物馆
作者: @ 2001-01-06
“天然裸体公园”---第一个自然“性”博物馆
12月18日-21日,中国性学会2000年性文化与传媒学术及工作会议在广东韶关丹霞山召
开。会议期间,记者无意中得知了一个既令人兴奋又颇感意外的消息:本次会议的主办地,广东韶关丹霞
山拟于明年斥资500万元兴建全国第一个旅游景区性博物馆——中国广东丹霞山性文化博物馆。
丹霞山:天然性教育基地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方圆280平方公里,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理学
中“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据介绍,丹霞山除了以红色山群著称外,也被称为“天然裸体公园”,其得名源于山内一些裸露的人物
和人体性器官。如高28米、直径7米、外型酷似男性生殖器的阳元石和洞高4.3米、洞最宽处75厘
米、洞深4米、外型酷似女性生殖器的阴元洞。此外还有双乳石、裸体睡美人等与性文化有关的奇石。
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计生委副主任张枫在这次性学年会上毫不讳言丹霞山是天然的性教育基
地。他认为,性崇拜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现象。虽然它的形式和内容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变化,
但它仍然通过文化传承中的教化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丹霞山中“性与生殖文化”与自然美景、独
特地貌的结合,使人们在欣赏中得到性文化熏陶,的确可以说是一绝。
管委会:要搞“性教育旅游”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把性文化引入丹霞山,使性与旅游两种文化在这里得到最佳的结合,让前来参观的
人们都能受到科学的性文化熏陶!”说到在丹霞山上建设性文化博物馆,丹霞山管委会书记张标兵显得很激
动。他认为,丹霞山搞性博物馆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丹霞山拥有
世界难得一见的天然性文化条件,如逼真的阳元石、阴元洞,这为建设性博物馆提供了“地利”;韶关市对
建设性文化博物馆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委常委专门为此召开大会,敲定建设性博物馆的决议。加上刘达临
教授的指导,这些都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人和”;而此次在丹霞山上召开中国性学会年会则提供了“天
时”。
据了解,建成后的性文化博物馆将分为古代性文化历史展示、当代性知识教育、图片展、器具展及录
像放映等多个部分。其中古代性文化历史展示将按照古代朝代的更替,展出不同时期中国的性文化。而图
片、器具展则会摆放古代遗留下来的性图腾、性工具、春宫图等。据介绍,部分展品将会通过复制或向民
间征集获得,而博物馆也会对参观的旅游者进行年龄限制,部分展馆只向18岁以上人士开放。据悉,有
关方面还准备在这里开设性研究所和青少年性教育基地。
张标兵表示,建性博物馆是希望旅游者不只单纯停留于欣赏“性石头”,而是通过向自然景区注入性文
化,使景区性内涵更加丰富,最大限度地让游客获取性知识,懂得性科学,受到性教育。他相信,把性文
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可以开创出一种独特的旅游模式。
性专家:性教育的突破口
身为中国首家性博物馆创始人,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刘达临先生在听说丹霞山要建性文化博物馆时感
到非常高兴。他认为这种设想不仅表明了各级领导对性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显示出中国性文明建设步伐正
在不断加快。
刘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对于“性”问题仍是“犹抱琵琶半遮脸”,性教育大门开得太小,国民总
体素质不高,加上一些领导“谈性色变”,延缓了性教育的步伐。据他介绍,他于去年在上海开设的中国第
一家性文化博物馆虽然坐落在商业旺地,但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前来参观的人并不多,一年下来
也就万余人。
刘达临教授称,在丹霞山这个拥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地方建性文化博物馆,既有利于提高丹霞山自身的
性文化含量,也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性观念。
摘自《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