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记坊
"祁马列"评点
作者:乔木 @ 2001-01-08
12月27日 “祁马列”评点
祁崇岳有一个雅号叫“祁马列”,他的贪污受贿案创下了江苏反贪史上的多项个案记录:在厅级干部犯
罪案件中作案时间最长(1988-1999年),作案次数最多(200多次),涉案金额最大(17
0多万元)。不久前他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江苏纪监》2000年12期登载了《查处祁崇
岳》长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祁崇岳一案的来胧去脉。
对“祁马列”我是比较了解的,他欣赏我的“才”(他说过),我欣赏他的“直”(我首次说),他在厅级干
部中是少有的直率,至今我感到他仍是我的一个“触犯刑律的朋友”。
前年我出版一本调查报告集,他是对我文章作批示最多的一个领导,这在当时对推动工作起到了重要
作用,只是1999年3月,他的案件爆发,这就是将批示全部删去。
《江苏纪监》的文章写得不错,比较真实可信,相比较而言,省城有家报纸写得有点出入。我看是加
上了记者自己的想像。说祁“自封为理论权威,可在台上翻来覆去的报告几年里全是一个模板,实际上他早
已无心学习,知识老化,思想僵化。”我感到这话是不符合事实的,他犯罪了,就说他什么都不是。相比
较“纪监”的文章是这样写的。“说他学习不够,似乎有失公允。问题是他的学习没有紧密联系实际,没有
与改造自己的世界观结合起来,而是专门用来对付别人的。”“现在有很多贪官,一分析犯罪原因,第一条
就是学习不够。”这样的评价就公道多了,关键是嘴上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老百姓说,台上他讲,台下
讲他。
他掌管意识形态多年,对国际信息很重视,对有关资料每天必看,还很认真, 有的页码装订倒了,或
是少了一张,他都不放过。看了做笔记,阅后归还。只是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与世界观的改造结合起来。
他的受贿多与个体私营企业主,或是亲戚朋友之间;少与“公家”打交道,他知道这公家的钱是有帐
的,不好弄。
前几年招商引资,政府总是出台招一个项目,按比例提成多少多少的文件,这种文件在机关干部中到
底有多少价值呢,当官者联系项目机会是多的,如果去拿这个文件规定的奖金也是“烫手”的。我感到从工
作角度出发,一是出台这样无多大价值的文件确实没有多大意义,事实上也没有多少吸引力;二是对祁的
一案,新闻媒体报道不够,一段时间,祁的案发,社会上沸沸扬扬,民间传言四起,甚至有很多细节,而
报纸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半点消息。是未定案不好报,有点道理,又没有道理。开始可以报逮捕的情
况,不见报是不行的。
这几年,贪官的案看得多了,想当年都是走红的人物,或红得发紫,到红得殒落。分析这些案件一个
共同的特点是,他们感到官场上没有什么作为时,或是想着退前再捞一把,就一不溜神发生犯罪现象。冷
眼相看,我们还在看---
有一个作家这样写道:
中国人不是没有幽默,“中国人的幽默是以“冷面滑稽”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中国人会暗笑,会窃
喜,会蔫着乐,会偷着奚落,会等着看你大出洋相,看你鞠躬下台,看你去见上帝而开怀。这种有足够的
耐心,坚持到最后才笑,但面部表情绝对不动声色,一静如水的功夫,恐怕是世界的独一份。”
我也是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