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偷窥未来网络生活
作者:继 红 @ 2001-01-08
偷窥未来网络生活
继红
新世纪的网络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妨通过信息技术专家的眼眸,先偷偷地看一眼。给地球一层
敏感的皮肤
到公元2025年,我们生活的地球将披上一层“通信外壳”。贝尔实验室总裁ArunNetravali博士指
出:“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建造像皮肤一样覆盖整个地球的庞大网络。这层通信外壳将由热动装置、压力计、
污染探测器、摄像机和麦克风等数以百万计的电子测量设备构成。它们负责监控城市、公路和环境,并随
时将测量数据直接输入网络,其方式酷似我们的皮肤不断将感觉数据流传输到我们的大脑。这一系统将被
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如监控公路交通、河流水位,乃至海滩温度或冷库储存的食品等。”
据Netravali预测,到2010年人类范围之外的通信量将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量。Netravali解释
说:“届时您家中的洗碗机将能自动呼叫生产厂商并报告故障,厂家则可进行远程诊断。或者,您的草坪洒
水系统在启动之前可自动检查全国天气服务网站以确定今天的确无雨。”拨电话?根本不需要
贝尔实验室无线开发部总监RichHoward预测:“由软件驱动的智能网技术和无线技术将使网络触角
伸向人们所能到达的任何角落,同时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接收信息的表现,如电子邮件、语音邮件或视频剪
辑等。”
全天候通信的发展还将受益于“单芯片系统”技术,该技术可使未来通信设备的尺寸缩减到首饰大小。
这些“metaphone”将可以理解我们的语音。贝尔实验室语音模式总监JosephOlive表示:“拨电话将成
为只能从历史课本上学到的概念,给母亲打电话可以简单到只需说一声‘妈妈’。您衣领上的小
型‘metaphone’还能为您朗读网站内容和电子邮件。”
因特网变得更聪明
因特网将从一个单纯的大型数据中心发展成为一个更加聪明的HiQNet(高智商网络),其中的个人
cyberclones(网站复制)功能将不断预期人们的信息需求和喜好,用户将通过cyberclones筛选网
站,过滤掉与其无关的信息并将以最佳格式展现出来。
贝尔实验室软件技术副总裁KenanSahin说:“我们将能从世界各地的专家那里得到您可以想象的
任何帮助,从给家里寄一张孩子的照片到寻找合适的工作等。因特网将从我们生活中一个必须花费时间掌
握的复杂事物变为一个幕后工具。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并最终使我们更加人性化,而不是相反。”
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