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岛
2000年十大新锐点评
作者: @ 2001-01-08
2000十大“新锐”点评
----------------------------------------------------------------------------
----
智囊 石桦等
前一段时间,《新周刊》搞了一个“中国行业新锐榜”,发掘了不少各行业的“新锐”企业。之后,又有
人根据“新锐” 的标准,选出了2000年度的“新锐”企业。
评选者的本意也许是为了激励、表扬这些“新锐”,同时给其他企业树立一个榜样,但这些“新锐”是否
真正值得大多数企业借鉴、学习呢?其企业经营是否真的很成功?看了它们的表现,你也许会发现:其实
并不见得。
“新锐”一词,往往是与“成熟”相对立的。也许人人都希望自己在饱经风霜之后依然能够留住一份锐气。可
是,对于企业来说,却不能不更加重视它的“成熟”。因为“成熟”意味着责任。试想,一个不成熟的企业,
消费者怎能信任它,怎能放心购买它的产品?而这一点,似乎恰恰是一些人所忽略的。
下面这十个企业就是按“新锐”的标准评选出来的,不能否认其中有些企业是相当出色的,但是它们或
多或少都暴露出“新锐”所固有的瑕疵。“新锐”并不代表未来,它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万科: 一个务虚的企业?
“万科的企业文化做得不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评价。尤其是它主办的《万科》周刊,身为企业内
刊,却与国内各大媒体记者打得火热,在圈儿内很有些知名度。
然而,善于务虚,并不意味着就是好企业。对于万科的经营状况,广大股民最有发言权。
今年,热爱务虚的万科与“中城房网”共同推出了一个“新住宅运动”。何谓“新住宅运动”?万科董事长
王石说:“就是要关注普通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贫富出现两极分化。别墅区、高档住宅区
和未改造的老住宅区凸显了城市居民贫富的两个极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万科提出:“有社会责任的
发展商应该认真考虑如何通盘规划设计,使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群体能够和谐共处、共享城市文明的成
果。”这是一个多么崇高而完美的理想啊。可是,请注意,“运动” 的发起人是商人,而商人就是为了高额
利润而投资的,也就是说他们会不自觉地把房子卖到市场可以承受的最高价格。很明显,这是一对矛盾。
如何解释这对矛盾呢?据说“新住宅运动”有一个提法叫“给有钱人造房子,没钱人才能住得上房子”。
按深圳的情况可以解释为:有钱人搬走了,留下了二手房,价格会下降;新楼多了,二手房的价格也会下
降。这似乎符合市场规律。然而,王石对“普通人”的定义是:“占城市居民的大多数,经济收入和消费水
平为城市的平均水平。”我们不禁要问:豪华别墅、高档商品房,即使它们是“二手”的,这些“普通人”能
买得起吗?
在《万科》周刊“新住宅运动”论坛中,有位署名陈劲松的人写道: “运动发起人往往都把‘真正动
机’深深地掩盖在所高声宣传的堂而皇之的口号后面,愚弄百姓,从而达到抬高自己、打倒‘竞争者’的目
的。因为有了这样的感觉,所以见到‘新住宅运动’就想着躲远点儿,尽量使自己不要卷入‘运动’之
中。”(石桦)
盈动: 肥皂泡还是香饽饽?
因数码概念借壳上市的盈科数码动力,今年又有了大动作——成功收购香港电讯,一跃成为香港第四大
上市企业,总市值超过600亿美元。李泽楷近年的一系列资本运作着实让世人大长见识,而各媒体也因
对“李泽楷神话”的炒作赚了不少“注意力”。
然而,这次大规模的收购行动甫一发生,就有不少业内人士“泼冷水”,认为新盈动的赢利前景并不怎
么乐观。首先,随着香港电信市场进一步放松管制,其下属的传统电信业务需要应付日趋激烈的市场竞
争,能保持原有赢利水平已属不易,很难再有大的发展;其次,李泽楷寄予厚望的互联网业务是一个需要
大量资金投入的领域,而合并后的新盈动最缺的是资金。李泽楷“使盈动市值翻番”的说法,也无非是为了
增发新股、配股融资,放一放烟幕弹而已。另外,如果香港政府决定以拍卖方式发放第三代移动电话许可
证,李泽楷和他的新盈动将面临更大困难。
果然,没过几个月,新盈动接连遭遇不测,几项重大的合作协议接二连三地告吹,而业务又欠缺实际
进展。自美资网业巨子CMGI和台湾望族辜振甫退出与新盈动的合作业务后,投资者质疑:电盈的股价可能
远高于估值。“李泽楷神话”已有破灭之虞。
IT评论人刘韧说得好:盈动的泡沫需要抓紧时间填实,不应该仅仅陶醉在资本运作中。(鹤翔)
蓝火: 现在不是未来
今年,“蓝火科技”显然是憋了一股气,从接手“爱多”到与中北联合通讯公司的合作,再到8月初蓝火
深圳公司的成立,其“新锐”势头让人刮目相看。
蓝火重新整合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策略,再加上“中北”的支持,已具有一定的实力。虽然蓝火总裁胡
刚一再说自己力量有限,还没有多大实力和大公司竞争,但今年9月与恒基伟业和联想的会晤似乎表明其野
心勃勃。
因为有蓝火广告公司这个“渊源”,做市场无疑是蓝火科技的拿手好戏。然而,像一些广告策划活动一
样,“蓝火随身 e”的市场火爆能否持续成了业界关注的问题。虽然这只“丑小鸭”的出场与众不同,但毕竟
现在还只是“丑小鸭”。况且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市场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在业界的大哥们眼里,似乎在
说:让这个小兄弟玩玩吧!等到套牢了,他就知道这企业可不是那么好玩的。企业老总做广告公司曾经被
管理专家和媒体批评,那么广告公司老总做企业会何呢?蓝火总裁胡刚从给别人做嫁衣到给自己量体裁
衣,其发展经历代表了中国许多广告公司的理想。然而,年轻和成熟、完美和现实却往往是不能兼备
的。“丑小鸭”能否成为“白天鹅”,需要血和泪的磨练。(永军)
新浪: 纸上富贵何时变现?
一位不到20岁的美国青年创建了一个类似于王朔在《顽主》中描述的3T公司之流的网站,来帮助人们
实现自己的奇异梦想——只要是合法。经过不懈的努力,该网站终于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这个青年的身价曾
一度高达26亿美元,于是美女洋房环绕着他,《财富》杂志也顺理成章地把他作为1998年一期杂志的封面
人物,旁边的标题是:“这个19岁的青年会是下一个比尔·盖茨吗?”然而他的纸上富贵并没有坚持到上市
18个月的资产锁定期结束,股票就已经从168美元的最高价跌到2美元的地板价。他还没有从和超级名模的
恋爱中清醒过来,公司就已经破产了。他再次一无所有,就似做了一场黄梁美梦。
看完这个故事,相信每一位熟悉中国IT行业的读者都会想起那些前仆后继奔赴纳斯达克的国产“英
雄”们的命运,相信每一位“英雄”都会想象着自己上市那一刹那的辉煌。今年,新浪终于打通关节、疏通关
系,进入了梦寐以求的纳斯达克市场。本以为即将功成名就,立地成佛,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股市的突
然“变天”直接导致了网络公司的纷纷缩水,纸上富贵顷刻间化为乌有,新浪也未能幸免,仅收在了20元左
右,上扬了22%;而一个月前上市的亚信首次开盘就以314%的涨幅令投资人欢呼雀跃——圈钱成功。
新浪是不顺,但比起还不能上市的其它国内网络公司来说,已经是幸运儿了。“反正自己已经努力过
了,这股票该涨该落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了。”王志东有些尴尬和无奈地说。随着高管股解锁期限的一步步
临近,新浪股票套现的欲望有多强恐怕谁也不知道!
现在华尔街的流行说法是:“你别给我讲得天花乱坠,你告诉我,你业绩成长怎么样?什么时候收支平
衡?什么时候开始赚钱?——证明你这个因特网不是一个泡沫,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最可行、会获利的
模式,且获利会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如果新浪能实实在在地干事,并且这个模式是成功的,能很快赚到
钱,那所有新浪的股东才不会急着套现,股票才能进一步飚升,新浪的高管才能在最佳的时机把纸上富贵
转变为现实,而不会南柯一梦,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新浪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何时赚到钱?何时收支平衡?何时能够盈利?
这是所有网络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但新浪应该考虑得更多。谁让它是第一!虽然已经以新闻赚取了
大把的“注意力”,但要转换成真金白银,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新浪商城成立了,但国内的基础设施、信
用制度都尚未到位,要想赚钱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有人写了一篇洋洋数万言的《新浪模式》,看起来似乎头头是道,好像总结得有些早了吧!虽然
新浪在国内是第一,但矬子里拔将军,也算不得什么很光荣的事。不如待到新浪盈利时,看着王志东的笑
脸再总结也不迟!(司马)
凤凰卫视: 镀金的泥娃娃?
多次碰到北京的朋友,我问:“北京能看到香港电视吗?”大部分北京人都认为北京是中国文化中心、
信息中心,他们回答:“北京当然能看到香港电视,我们每天都看凤凰卫视。”可是,到香港一问,香港人
几乎不看凤凰卫视。在他们心目中,凤凰卫视是内地电视,看的人很少。
就是这样“不伦不类”的电视台,在内地的收视竟创下了奇迹。什么是“一国两制”?凤凰卫视给了我们
生动的答案。凤凰卫视是真正把“香港”当成品牌来经营的电视台。从凤凰卫视出去的杨澜也在香港注册了
一间电视台,同样想利用“香港品牌”向内地辐射。凤凰卫视的主持人都成了名人,我想开始可能是“穷”的
原因,出不了大制作,只好靠个人的形象带动电视台形象。如今大功告成,终于在香港上了市。
最后,给凤凰卫视一个建议:窦文涛是个成功的搞笑人物,不要去主持抗议北约空袭我南联盟使馆之
类的严肃会议,很不协调。(钟健夫)
中国联通: 新的垄断者?
中国联通的发展渐渐让消费者担心起来。因为,它的发展轨迹不是向着“打破垄断”的方向,而是相
反。
98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使联通从一个跑龙套的配角摇身一变,成了信息产业应对WTO的战略性棋
子。
99年的人员结构重组、资本结构重组和治理结构重组使得联通公司的身价大增,成了挑战电信的“新
锐”。
2000年6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联通募集资金56.5亿元,创下了中国海外融资的记录。股票
的成功上市一方面表明了股民对联通的期待,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联通的竞争实力。然而,越来越庞大的联
通其行为却越来越畏缩。直到今天,联通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向,消费者所指望的“向中国电信叫板”、
让通讯收费合理的愿望几乎成了泡影。
用最通俗的观点讲: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但联通却看不到这一点,以为在股市上圈了钱就可以
不理消费者。殊不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联通能不能发展不是联通自己说了算,而是消费者说了算。况
且,联通所拥有的只是一纸牌照,要把经营牌照变成市场份额谈何容易。虽然联通可能认为自己已经尽
力,但在市场没有实质的变化面前,股市会答应吗?消费者会答应吗?市场会答应吗?(龙脉)
润迅: “无线”的豪赌
今年,以经营传呼发迹的深圳润迅公司完成了业务重组,整合转型为互联网公司。分拆出的“新润迅网
公司”将成为润迅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润迅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在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方
面“做中国的老大”。3月,与爱立信缔结成战略联盟,6月底完成了网站的建设与网关的设置,之后,又
开始发售手机上网卡……新润迅已全面进军 WAP业务(编者:WAP,即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中文译作无线应用协议,通过它,用户可以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因特网。WAP业务,就
是提供WAP上网接入服务、建立专门的WAP网站等有关业务)。
客观地说,新润迅的发展方向非常符合自身的特点。作为以传呼业务发迹的电信企业,润迅在无线通
信领域具有优势,并且在ISP领域也有良好的基础,这使新润迅能利用已有的合约、执照,发展WAP
领域的接入服务和增值服务。
虽然新润迅对自己的前景非常有信心,也有一个不错的商业计划,但是,这么大的战略转移是极具风
险的。新润迅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首先,新润迅开展WAP业务依赖于中国电信的电信资源。虽然新润迅的手机上网卡与中国移动的WA
P业务并不享用同一个入口,而是另外一套系统,但是,它仍然要通过中国电信的163系统与互联网对
接。中国电信的技术和服务直接影响新润迅的相关业务。
其次,新润迅开展WAP业务要依靠手机厂商。以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为代表的手机制造商是无
线互联标准的主要制订者。为了让更多的人用它们的设备和网络,这三大手机巨头正积极扶持应用开发
商,现在的WAP网站几乎都成了它们的合作伙伴。因此,新润迅在与它们合作时,并不占据主动地位。
第三,新润迅大力发展的“通信产品网上分销”业务需要安全、快捷的网上支付系统,也就是说,必须
依赖与其发展处于同等水平的网上银行。
第四,WAP现有的市场容量较小。昂贵的电话费和网费、技术不成熟和应用不足严重阻碍了无线互联
市场化和平民化。因此,新润迅大规模投入到这一领域,只是先占个位、“圈个地”而已。至于赢利问题,
那是“未来”的事。
第五,WAP业务本身就存在风险。尽管目前WAP已经获得了部分电信和互联网公司的支持,但业界一直
无法达成更广泛的共识。有专家认为,WAP技术很可能在未来三年内被发展成熟的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取代。这说明WAP技术的不可靠性。当然,这项风险是所有WAP业者都在面对的。
上述这些“变量”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给新润迅带来巨大的威胁。
除了在WAP接入、应用以及电子商务方面的风险外,在WAP网站内容提供方面,新润迅也面临激烈的竞
争。众所周知,新浪、网易等老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也都看好无线移动通信这块“金矿”,它们也在大力开
展WAP业务。在WAP网站内容方面,它们是占绝对优势的。因此,新润迅如果没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市场就
会落到别人手中。
从事风险投资业的温元凯教授说:WAP是一个世界趋势,但在中国要注意“提前量”的把握。如果“提前
量”太超前,就会成为先烈,而不是先驱。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新润迅来说,它的行为无疑是一场豪
赌。(鹤翔)
蓝点Linux: 我的成名你永远不懂
一个公司从成立到成为“知名品牌”,究竟需要走过多长的路程、耗费多长的时间?一个产品从问世到
成熟,靠的是市场炒作,还是产品被消费者的认可度?也许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现在只要运作得好,“一夜
成名”并非难事。“蓝点Linux” 就是一例。
蓝点公司成立于去年9月份,几个人凑了点钱就做开了市场。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社会知名度几乎没
有,市场占有率更没法提。辛苦经营了几个月,没有太大的进展。今年年初,因为看到其他公司的新闻炒
作,遂豁然开朗。他们找到中国软件流通行业最大的公司——北京连邦软件公司,共同策划了一起新闻事
件,即以十元钱和一张Windows的盗版光盘,就可以换取一张蓝点Linux的正版光盘,号称是打击盗版软
件、出钱为微软公司清理门户。蓝点在《电脑报》上狠心作了整版广告,并吐血花钱做了大规模的软性新
闻宣传。尤其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中,出现了大量的“顾客”抢购蓝点Linux 的景象,其中,他们把“上
缴的”Windows盗版光盘哗哗扔进垃圾筐的镜头最为过瘾。一时间老百姓以为微软的产品已经过时,“现在
流行的是蓝点Linux”。那一段时间,蓝点可谓出尽了风头。没头没脑的媒体记者就象鲨鱼闻到腥味一样,
闻风而动,加入炒作的行列。结果这场“旋风”没刮倒盗版,却把“蓝点”的知名度吹得倍儿响。“打击盗
版”,也成了一个利润来源点。
蓝点“旋风”之后,到处都刮起了“反盗版”的风,给北京的“沙尘暴”天气更增添了一份恶劣。到处都在
反盗版,就连电影院也反盗版:只要交上一份盗版光盘和几块钱,就可以看电影了。于是乎,喊抓贼的人
越来越多,贼却在暗中窃喜!
格兰仕: 我是一匹来自南方的“狼”
格兰仕很少做广告(今年才偶尔在中央电视台露露脸),但名气却大。从销售总额上讲,它还算不上
是庞然大物,但所有的对手都怕它。这个身处广东顺德小镇的企业(它没像其它企业那样把总部搬到大城
市),并没有南方企业精细、斗智不斗力的性格,它更像一条北方大汉。
在微波炉领域里,格兰仕没有对手,它在里边杀了个七进八出,如入无人之地,稳坐龙头宝座。最新
消息是它投资20 亿进军制冷领域。我们都知道这个行道里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都是国内一流大企业,
敢投巨资进来,没有点胆量可不行。
格兰仕的性格:冷——我行我素,不为他人所动;勇——一刀见血,猛打猛冲;酷——一种叛逆的个性,做
别人不敢做的事,任别人闲言碎语,我自把降价进行到底。
假如格兰仕仍以自己的脾气、按自己的“牌理”出牌,坚持执行刚性价格策略,制冷行业将会出现翻天
覆地的大震荡。
白色家电业的巨头们可得小心,这是一匹来自南方的“狼”。(驿钊)
FM365: 拿什么“真情互动”?
今年,电子业老大——联想正式进军互联网,并推出FM365网站,展开了与各大网站的“门户”之争。经
过强大的宣传攻势,FM365的名气是打响了,但也许是联想给人留下的期望值过高的缘故,总让人们感
到:它应该做得更好。
FM365正式发布后,就成为IT传说中的一个不缺钱的网站,同时也是联想转向Internet的一块探路
石。既然是探路的石头,那么短期内FM365也就真的不缺钱,同时,作为网站的它也就承担了更多的为投
资方做试验的义务。在这段时间内,也就恰恰缺少了作为独立网站自己找食吃的玩命劲头和生存活力。因
为先有联想天禧电脑,所以FM365就天然地成为联想电脑功能键的延伸——试图抓住使用联想天禧电脑的家
庭用户群体。于是,FM365就针对家庭的需求,推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需求的功能。因此,
FM365看上去什么都有,新闻、社区、电子邮局……该有的都有了。
但是,对FM365 的“苦心”,网民们认吗?看新闻,他们去新浪;聊天、“灌水”,他们去网易;搜
索、查询,他们去搜狐。似乎FM365唯一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
在不可知的网络时代,如果不能将自己预先定位为某种“东东”,谁与你“真情互动”呢?(刀客)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