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人报
21世纪的日本科技
作者: @ 2001-01-09
21世纪的日本科技
厦门商报
----------------------------------------------------------------------------
----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根本,这一观点正被日本广泛地接受。在21世纪,一个人能否成功,一个企
业能否发展,一个国家能否强盛,关键在于自身科技实力。21世纪必将是一个科技大发展的世纪,必将是
一个科技激烈竞争的世纪。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日本把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视为国家的3大支柱产业技术。在这3大
领域中,网络、软件、计算机制造、自动化高速公路系统等技术已经或正在实用化。除此之外,日本把3大
支柱产业技术细分为16项,即直喷式马达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新型移动电话、兆兆位光通信、兆
兆位光纤、超级智能芯片、并行计算机、半导体超级晶格元件、高清晰度彩电、超级气垫船、超大型客
机、新型玻璃、生物降解塑料、二氧化碳处理及地下物流网络技术。
目前,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心(IMD)将日本的综合国力从国际排行第4位降到了第16位,但其科技
单项地位一直保持在第2位,仅次于美国。在上述16项中,日本的直喷式马达汽车、新型移动电话、兆兆
位光通信,超级气垫船、高清晰度彩电、兆兆位光纤、新型玻璃、地下物流网络等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日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所处的地位,科技立国的方针没有改变。为了保持自己经济大国
的地位,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21世纪日美科技仍将有广泛合作,同时更有激烈竞争。
日本认为,21世纪能改变企业面貌的主要技术集中在下列9项,即智能高速公路信息系统(ITS)、新
型汽车、新一代电视、电子商贸及电子决算系统、家用数字终端机、生物工程、精制陶瓷、太阳能和高性
能住宅。其中,ITS主要包括汽车卫星定位、自动收费、安全行驶、交通量调控等技术,涉及建设、警
察、通产、运输、邮政等5大部委。这一庞大项目预计今后20年在日本国内创造54万亿日元规模的市场,
而在国际上,其世界市场规模可达200万亿日元。在新型汽车领域,日本正开展避免事故、全自动行驶、
车辆基础、防车灾扩大、碰撞安全和车灾预警等6大技术研究。21世纪汽车将朝着电子化、安全化、全自
动、保护环境及创造更舒适的汽车社会的方向前进。电视问世45年来,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屏幕尺寸日益
多元化,宽体电视、直角平面电视、镜面电视、壁挂电视先后问世,大容量数字播放技术更使电视节目日
益丰富。日本预计2005年使光纤进入每个家庭,届时家里的PC机、手机、家用电器、办公机器都可连成一
体。电视将朝着轻、薄、长、大的方向发展。IC卡的容量将发展为接触式磁卡的百倍,一卡在手,储蓄、
取款、结算等业务均可完成。有了IC卡和因特网,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享受现代生活。目前世界IC卡的年
发行量约为5亿张,而2000年后将骤增到20~50亿张。金融机关、流通服务业自不待言,就连生产厂家、
贸易公司亦将被卷入这一巨大市场。生物技术是21世纪日本重点抓的一大技术领域,日本坚决禁止克隆
人,而对生物工厂和克隆的派生技术将大力研究开发。对转基因植物,必须引导民众的意识革命,否则就
不能推动转基因作物的大发展。随着人体基因组密码的破译,医药开发将有长足的发展。
为了迎接21世纪的科技挑战,日本正在修订科技基本计划、宇宙开发大纲,调整原子能发展计划,进
行政府省厅(部委)再编,出台了“为变革经济结构和创新的行动计划”,在生物生命科学领域制定了一系
列新法规,这些都为21世纪日本科技的再腾飞打下了必要基础。美国竞争力评议会(COC)1999年发表
的“技术创新能力变动表”的技术创新能力排序显示,日本在1999年以前是排在美国、瑞士之后,但自
1999年至2005年将排在首位。与此相反,美国1995年排序第一位,1999年退居第3位,2005年将跌至
第6位。日本产业技术竞争力委员会的问卷调查对14个领域239个项目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1世纪日本
在家电信息、生产技术及其体系、新材料、电子元件等4项上将领先美国,只在生物技术、软件技术、通信
系统、医疗技术、经营人才等5项上落后美国,其余将与美国难分伯仲。
20世纪90年代虽然日本经济处于长期低迷之中,但日本从未放松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企业界整体没
有减少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再加上日本已有的雄厚科技实力和近年来兴建的基础研究设施,21世纪的日本
科技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