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漂 泊 @ 2001-01-12
心灵的手腕
-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自白
文/漂 泊
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不仅仅是物力与财力的较量,更多是心灵的较量、信心的较量、耐力的较量。只有不
断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进入成功状态的人。
初 出 茅 庐
我叫何恩培,是四川大竹县人,念完小学后举家迁往山西大同。与丘陵起伏的故乡山区不同的是,大同
高原显示出一种坦荡,那里是一个黑色煤的世界,仿佛永远都在燃烧。南方的灵秀与北方的粗犷给了我某
种启示,但性格的形成更缘于我是家庭的长子,自小隐约地认识到了包容与责任的含义。
1988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我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选择了固体电子学专业。读到四年级的时
候,办实业的理想如一粒种子植入我的内心。1992年大学毕业后,我被保送上了该校的研究生。读研期
间,创业的冲动再次使我夜不能寐,于是我与几个同学承包了一家公司,自己开发软件,自己销售。随着
营业额的上升,自己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尝到了些许甜头。小试牛刀更坚定了我未来创业的信心。
毕业后,我来到珠海一家经营集成电路的台资公司从事技术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上司发现我做管理
或许比做技术更适合,于是我被推上了管理层,从此便与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开始,我从一个小主管
做起,一直做到上面只剩下一位老总的时候,才发现得换换环境,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创一种新的生活,
不然自己就很难有大发展。
1997年9月,这是我的又一次人生转折点。这时的我,年薪十万,有车有房,专业对口,的确是春风得
意。作为一个打工仔,这一切是很不错的,但这也就到头了。我还没到30岁,还不想这么早就过养老的日
子,一个消磨斗志的职位是不值得留恋的。经过一番内心斗争,最后一咬牙,我单枪匹马上了北京。
创 业 经 历
初到北京,我又面临着重新开始的现实。凭着工作经验,我被一家做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公司聘为副总。
一年后,我基本摸清了北京的软件市场,给别人干不如自己干的念头如一只有力的手腕再次在心灵挥动。
恰好此时,我幸运地碰上了五个极有才华的年轻人,由于经历和想法基本相似,我们几个人一拍即合,各
自凑了三万块钱,注册了一家软件公司,“铭泰科技”就这样悄悄地诞生了。
创业初期,公司设在中关村一间十四平方米大的地下室里,条件非常艰苦。当时唯一的念头是在纷繁的
软件市场中如何站稳脚跟。一切从零开始,迫使我们事无巨细地参与每一个环节,每件事情都得卷起衣袖
去做,每天起早摸黑干活,脑子里没有节假日。我们开发的第一个产品是股票资料软件,产品出来不久就
失败了。做这个产品之初,我们几个人就形成了共识,虽然此产品前景一般,但必须要有一个产品来维持
与锻炼队伍,否则队伍就会解散。有了第一个产品失败的教训,我们很快就探索出东方快车翻译软件。
当时的中国软件业,可说是教育软件的天下,可是我们没有跟风,而是选择了占少数比例的工具软件领
域。教育软件是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一大堆人来做,难以形成超越和突起;而工具软
件则不同,那是智力密集型产品,几个人就可以干出一番成绩。在工具软件中,我又选中了翻译软件。在
1997年以前,国内知名的翻译软件有四五家,其中即时汉化专家是翘楚。我发现翻译软件中有两个共有的
缺点:一是汉化水平停滞不前,一是翻译出的东西可读性不高;而且汉化专家一家独占鳌头的现象不合
理,也不可能长久。这正是我们抢占市场的好时机。于是,我带着几个人,用十几万的资产开始了东方快
车的研制。
同样,第二个产品也面临着如何打开市场的问题。1997年12月26日,东方快车正式发行。一个用户不
知道的新软件要和人们熟知的即时汉化专家对阵,难度是极大的。我用主要媒体——电脑报,开主要渠道——
连邦软件, 占据主要地区——北京,踢出了头三脚。资金顿时捉襟见肘,我们几乎陷入了绝境,连续两个月
一套软件都没卖出去,资金短缺,眼看帐上余款一天比一天少,大伙心里着急,甚至有些动摇。我一看这
样下去非趴下不可,于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相互鼓劲。在我看来,与困难做斗争其实是跟自己较
量,我们的内心一直有两只手腕在扳斗,当信心之手压倒怯懦之手时,成功就会走来。最后心灵的手腕帮
助我们扳倒了难关,东方快车开始畅销全国,到了 1998年4月份,东方快车的月销量达到了6000份,在
当月的软件销售排行榜位列第一,超过了即时汉化专家。东方快车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
下深刻的印象,一家被我们赶出市场的竞争对手,曾公开登报让用户购买我们的产品,这给了我们极大的
鼓舞。随着东方快车在软件市场的崛起,公司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选 择 实 达
铭泰成长起来了,但一个棘手的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怎样使公司上规模并永远保持活力?在IT界有
一个流行的说法,企业成长具有艺术性,其发展和竞争需要规模。如果不借助外来的力量,仅靠自己似乎
难以逾过这个坎,这时我们想到了融资。曾有不少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实达作为投资方,我的回答很简单,
为什么你娶的对象是你老婆而不是别人呢?我们与实达的合作,就象一场完美的婚姻,这段姻缘一直很和
谐也很幸福。说起跟实达相识到结合,其间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我跟实达北软副总裁沈蒙利的太太认
识,平时交往比较多,她是《电脑教育报》记者,正巧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实达北软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她
就把线牵给了沈总。后来,我们跟实达接触后发现,双方对企业运作及发展的见解有许多共识,实达成长
所经历的心灵历程与铭泰人类似;再加上实达对我们企业的正确评估,对我们的运行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双方沟通非常容易,联姻就变得自然而然了。1998年6月5日,实达正式向铭泰科技注资1200 万,遂成
立北京实达铭泰公司。
有钱好办事。这时我更多的是想到细化产品线,同时提升东方快车,彻底打败汉化专家。赶在对手之
前,我们抢先推出了东方快车的升级版,给对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时国家发洪灾,于是我们搞了一
个“洪水无情人有情”的活动,凡为洪灾捐了款的顾客,可凭捐款证明以48元的价格购买东方快车的正版。
这就成倍地扩大了用户对东方快车的注意力。到1999年,东方快车的正版零售已过20万,以OEM、捆绑等
方式,使它的实际用户已接近300万。
我经常对员工这样说:“一个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赚钱,但他最终还是社会的;如果企业一味将注意力放
在自身效益上,而不注重产品质量,以企业而不是以用户为核心去做市场,那么公众也不会将注意力长期
集中在你的身上。互联网的时代,注意力就是最大的财富。”
找到前人的不足,或未涉及的领域就是一个商机。于是,我们又推出了一个网络工具软件——东方网
神。无论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是起是落,网民的不断增加却是既定事实,INTERNET是股潮流,置之不理便
是错失先机。接着,在电子商务的潮流中,我们又办了个网站。虽然处于初创期,但获得了香港投资人的
青睐,从而得到了2000万风险基金。
目前,在实达铭泰的平台上先后衍生了北京雅信诚公司、北京实达所有网络技术公司、东方卫士网络安
全技术公司和SOYOU网站,确立了“以INTERNET带动产品开发,以产品开发支持、带动INTERNET"的发
展战略,把触角逐步延伸到专业软件、系统软件和网络资讯等方面。
当好职业经理人
创业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立足,而职业经理人则不同,他的目标应是如何在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以带
领企业朝更远的目标发展。我从创业者发展到一名职业经理人,也经历过这种观念的转变。有人说,一个
既是企业的拥有者又是经营者的经理人,他在工作上免不了会产生冲突与矛盾。而我认为,只有象这样的
双重角色,才会为企业尽心尽力,因为他为个人考虑得更少,企业发展就等于个人发展。对一般经理人来
说,企业发展与他没有直接的关系,他往往注重的是报酬与个人品牌。
有人问我,到底怎样才算一个真正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按我的理解,一个职业经理人首先得有高尚的品
德,要想让员工高尚,就得自己率先高尚。我的正身原则是“以人服人,以德服人。”
以人服人的含义是,知识面足够,善于学习,关注市场和产品开发,在大的是非面前能够迅速做出相应
的决策。以德服人包括:以身作则,心怀博大,能够包容和化解大大小小的事情。
大凡一个优秀的经理人,都懂得如何向员工灌输一种价值观,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荣誉感。我曾在
员工中提倡“奉献意味着获取”的生活态度,当时员工对此不大理解,后来看到在铭泰只要勤于奉献的人就
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的事实,员工才开始慢慢接受。我之所以向员工讲述这样的价值观,是缘于我的成长经
历,我始终坚信这个社会是公平的,只要我们付出努力,给社会做贡献,社会就会给我们回报。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但千万不能怀有“先己后人”的思想。在企业成长过程中,
如果过分看重自己,过分为自己谋利益,那么你的职业之路就会越走越窄。危害更大的是,如果你只考虑
自己,下面人则纷纷效仿,企业非完蛋不可。
一个企业的活力与工作环境宽松的程度,往往取决于管理层的风格。我在实达铭泰提倡人性化管理。所谓
人性化,并不是不要规矩,而是在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障的前提下,灵活地渗入人情味,设身处地体谅
员工的实际处境,让员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因此在铭泰大家庭里,每个员工都有这样的感觉:我的
想法能得到实现,为此我感到快乐。我们考勤,不采用机械式的管理方式,只在会议室的桌上放上一张签
到表,上班时员工自己在上面打勾,若有外出则在上面注明事宜。大家都很自觉,考勤结果与实际大致相
符。人性化管理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员工的自觉意识。举个小例子,员工打
长途电话在任何公司都是一种常见而又令人头痛的现象,一个月下来费用好几万。我们采用的办法是,给
每个人发一张单子,让员工自己填写本月内打了多少私人长话,最后既顾及员工的感情,又使所有的长途
电话都找到了着落。
“人性化”规避了无人情味、机械的管理模式,让员工随时产生一种踏实满足感,员工也敢提出各种
与管理者相抵触的意见,使企业保持一种生机勃勃的活力。受“人性化”感召的员工,与外界接触时,同样
能把“人性化”带给用户。最近我们针对用户搞了个发牢骚得大奖的人性化服务项目,专门让用户对我们的
东方快车说三道四,一周内就收到了近千封信,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
直至今天我都这样认为,道无常道,大象无形,对管理来说尤其如此。随着经验的增多,我越来越认识
到,再好的方法也抵不过人心,一只手腕毕竟是微小的,只有成千上万只手腕叠在一起,才能把实达铭泰送
往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