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雪瑞 @ 2001-01-14
问号变句号
祁雪瑞
我国的教育情况,可以形象地形容为,幼儿园里叽叽喳喳、乱跑乱跳的,是一个个活泼的小问号;而
中学高年级整齐的教室里被整齐的课桌分割成整齐的横排竖行的,却是一群静静的句号。
曾有一位老师给高中的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张纸,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圆圈。他问学生:“这是什
么?”静默了一会儿,有个学生回答道:“那是一个红色的圆圈。”班上其余同学也再没有给出其它的答
案。老师非常遗憾地摇头叹道:“昨天我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同样的问题,他们有69种不同的回答。”这是
一个沉重的事实。怎么会越学越倒退呢?
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都认为,目前学校对儿童创造力的开发、培养不够重视,甚至还起阻碍作用。
孩子们入学时象个问号,毕业时却象个句号。问号变成句号,好奇心没有了,创造力也就被扼杀了。模式
化带来了速度,也牺牲了个性。模式化在最需要个性的地方,大开杀戒,使宝贵的好奇心成了牺牲品,抽
掉了创造的原动力。比如,有这么一道考题:“雪化了以后变成什么”一个小女孩回答:“雪化了以后变
成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多么具有创造性呀然而,她得到的是:零分加训斥。因为这个回答与标准答
案:“变成水”不符。这实在是一种灾难。如此这般一次次地砍削、匡正,正是一个活泼的灵魂变成模式囚
徒的过程。
今天正向我们迎面走来的知识经济,恰恰是一种创造型经济。它的资源是智力和创新。创新的源泉是
人的创造性。创造性虽部分源于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教育。而目前的应试教育是不能适应知识经
济要求的。我们应从娃娃开始抓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消除各种自觉和不自觉地压抑、反对、抵
制和干扰创新的现象,形成全民创新意识,营造鉴赏他人创造性的社会氛围。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像“雪
化了以后变成春天”的答案,不但不应减分,还应该加分,这样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保护创新意识。有个
世界OM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它的规则之一是:不嘲笑任何荒谬怪诞的想法。这应该成为每个教育者的准
则。
《The Learning Revolution》《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
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
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希望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使活泼的“问号”们永远睁大好奇的眼睛,
使沉闷的“句号”重新长出装满问题的大脑袋,因为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是创造者。
责编 焦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