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人报
2000年最畅销的十本书
作者: @ 2001-01-19
深圳周刊2000.51
2000年:最畅销的十本书
又到了岁末,又到了我们对这一年文化进行清算盘点的时间。2000年,你在流行文化的洪水里呛水了
吗?2000年的文化有多少让我们重温的东西?先让我们从这一年的畅销图书开始吧。
最佳网络畅销书:《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蔡智恒/知识出版社)
.com时代的1999年,台湾痞子蔡以网文《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一夜窜红成名,如地下岩浆一般,他第
一次将“网络文学”的概念引进了我们的文化范畴。
对于网络文学,各大高手纷纷论剑:李敖说它相当于厕所文学;陈村说它其实是卡拉OK文学;黄集伟
认为他是短语式的“偏头疼”写作;猛小蛇说,网络了,但其实并没有文学;狗子说,革命年代饿死人,网
络时代撑死人——作为网络文学文本地标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它以爆炸性的话题引导了2000年文化圈
的所有精彩纷呈的故事,同时为落魄文学青年精心创造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文坛榜样以及网络文学界的
模范文本样式,使本书成为2000年最走红和最不可漠视的畅销书之一。
最佳明星畅销书:《痛并快乐着》(白岩松/华艺出版社)
有人问白岩松他的书为什么叫《痛并快乐着》?白说,经历过的80年代后期,崔健意味着面对社会,
齐秦意味着独对心灵。齐秦的专辑《痛并快乐着》成了白岩松的记忆开关。与此对应,此书的出版与畅销
将这一口号流传开来。
什么都可以“痛并快乐着”——其衍生的文本有如此之多:痛,但并不快乐!无聊且聊着!贫嘴但白活
着!——“痛并快乐着”成为2000年大众流行文化的标本之一……这是一个开启记忆的开关……记忆中的2000
年,明星出书同样有如走马花灯,但是唯独白岩松的畅销书跟牙疼一样地被人记住了。
最有争议畅销书:《上海宝贝》(卫慧/春风文艺出版社)
对于1999年的旧作《上海宝贝》,党报曾经有评论说,文学是一个神圣的殿堂,美女作家懂得些玛格
丽特·杜拉丝、亨利·米勒,就敢跳上舞台作脱衣秀,她们将最终自羞不已。尽管卫慧有着勇敢的姿态,但
2000年以来各式各样的批评最终敲响了她的“丧钟”。
《上海宝贝》讲述了25岁的服务小姐可可与高大潇洒但吸毒成瘾且性无能的天天的爱情故事。成千上
万的中国年轻人购买了此书,使得“卫慧”、“美女作家”、“70年代作家”、“女性写作”、“宝贝”成为全
国皆知的词汇,该书所引起的注视成了一个全国皆知的现象。出版社在卖出至少8万册的情况下说该书没有
趣味,之后禁卖。这样一本流传坊间的奇异图书如果不是本年度的畅销书,如何说得过去?
最佳畅销小说:《大浴女》(铁凝/春风文艺出版社)
今年,女作家铁凝“大言不惭”地拒绝了“金布老虎”的奖项。她说自己觉得这本小说用“爱情小说”涵盖
不了。这也算是这本畅销书的一个小小的“滑头”。
铁凝相信,人的一生就是探索真相,发现自我,尽可能走向精神完善的成长过程。本书虚构场景所表述
就是这个意思——自己拉着自己的手走向内心深处的花园——每一个人是不是都需要如此尝试一把?
最佳批评畅销书:《无知者无畏》(王朔/春风文艺出版社)
许久以来,文化界的许多同志一旦听到批判的武器,就开始魂飞魄散、噤若寒蝉、三缄其口、退避三
舍,并美其名曰:拒绝游戏。2000年,“乱臣贼子” 王朔则以他持之以恒的“痞子”风格和赤膊上阵的“浪
漫”姿态打破了这样一种温吞水的格局。
《无知者无畏》是王朔今年露脸的头一枪,大家原来以为这“老滑头”要“从良”了——买来一看,大家还
是纷纷中了他的“毒计”。
最佳联营畅销书:《口红》 (池莉/江苏文艺出版社)
《口红》讲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借助电视剧的影响,这个故事被辐射给了更多的人群。看完电视
剧,人们似乎觉得并不过瘾,还要用纸质的小说重温种种场景。枯燥的剧本对白变成了流畅的文字,保持
了剧本的精彩故事,增加了文学阅读的体味感、想象力和回味感。这是《口红》本年畅销的一大法宝。
在图书与影视联营文化的操作中,因为本年度《口红》的卓越表现而使得这一畅销策略在“中国畅销书
史”“营销”章节中的分量大大加重。
最有贡献畅销书:《千年一叹》(余秋雨/作家出版社)
余秋雨自1992年携《文化苦旅》横空出世以来,一路高歌猛进,一枝独秀,风骚文坛内外。1998年
有《山居笔记》、1999有《霜冷长河》。余秋雨像模特一样频频招摇于五光十色的媒体之间,制造了一片
余秋雨的“文化广场”。
本年度的《千年一叹》是他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全程日记。走希腊,出埃及,
过印度,千年文明尽在脚底,这是一次借文化之名而进行的“环半球之旅”。《千年一叹》也因此而成为了
余秋雨图书畅销广告的一个“精彩案例”。
最具挑战畅销书:《三重门》(韩寒/作家出版社)
韩寒之人之事,今年炒得热热闹闹。俨然已成张爱玲教导下的“出名要趁早”的典型和榜样。因为韩寒
的“出色表现”和“大胆尝试”,使得中国畅销书作者的平均年龄大大地拉低了3岁半。
在《三重门》中,韩寒小朋友带领着“下三滥”和“出格”的中学生造起了好学生的反。结果弄得复旦大
学和北京大学的领导都想让这帮孩子来他们学校读书。韩寒真是“工于心计”,“早有预谋”。
鉴于韩寒对传统教育以及年老体衰的畅销书作家的挑战,还有他为媒介提供本年度最多新闻线索孜孜不
倦的表现,我们当然不能轻视。
最佳引进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本书作者像传授“成功之道”的美国卡耐基教授一样传授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为你的财务负起责
任,你要么是金钱的主人,要么是金钱的奴隶。”
《富爸爸,穷爸爸》教育我们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而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在“前途”日益变成“钱
途”,人的价值多用财富来衡量,天堂的幸福需用此岸的“功勋”来买卖的今天,一个现代人对待金钱的态
度和对待忧虑的态度一样重要。
从引进“成功之道”到引进“IQ”、“EQ”方略,以及今天的“金钱之道”,显然,我们已狂奔在越来越
进步的路途中。
最佳儿童畅销书:《哈利·波特》(罗琳/人民文学出版社)
为了争得一套世界性畅销儿童读物的中文版权,中国出版社第一次龙争虎斗。从海外的畅销热潮到国内
中文版权的群雄之争,无不显示着《哈利·波特》的与众不同:2000年,我们都被《哈利·波特》的魔法
魔上了!
出版社本来也不过想大赌一把,要不成功,就准备壮烈一把算了。没有想到小说前三集《哈利·波特与
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在市场上竟然得到了惊人的认同—
— 一个月的时间,20万套销售一空,出版社加紧加印。
对于出版人而言,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因为在这样的年终,他们又开始了清算——神情黯淡也罢,欢
天喜地也好,把上述的理由和精神深刻体会,牢记在心,在打点行装,准备明年东山再起时,或许他们会
满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