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人报
奥运申办报告大揭秘
作者: @ 2001-01-19
奥运《申办报告》大揭秘
环保纸《报告》详细说明奥运村建设工期体育专家最后时刻“出山”担任翻译校对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以秘书长王伟为团长的北京奥申委代表团今天下午乘飞机赴洛桑,向国际奥委
会送交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文件《申办报告》。
《申办报告》的完成并按要求的时间送交国际奥委会,标志着北京申奥工作又迈出了重要的坚实的一
步。北京的《申办报告》到底什么样?
■《报告》全部使用环保纸,详细说明体育场馆和奥运村的建设经费来源和建设工期
记者在北京奥申委看到了印制好的《申办报告》,紫红色的封面,简洁大方的装帧,一页法文一页英文,
并配有图表和照片,清晰、精美,令人耳目一新。据介绍,所用纸张是美国的环保纸。
《申办报告》分三大册,共18个部分,总计596页。前17个部分包括:第一册,一、国家和城市的特点,
二、法律,三、海关入境,四、环保,五、财政,六、市场开发;第二册,七、比赛日程,八、体育场
馆,九、残奥会,十、奥运村;第三册,十一、医疗卫生,十二、安全保卫,十三、住宿,十四、交通,
十五、技术,十六、新闻,十七、文化。
第十八个部分是保证书,其中有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朱基的支持信,北京市市长刘淇、国家体
育总局局长袁伟民的信,外交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70个宾馆、饭店老总签名
的保证书,还包括28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认证书等,共169份。
《申办报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和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一部反映北京和中国发展前景的“百
科全书”。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对某些领域到2008年的规划和目标须要做具体地阐述,更重要的是要
使国际奥委会委员相信规划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如体育场馆和奥运村的建设须说明经费来源、提供方法、
建设工期等等。
■《申办报告》反映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三大主题
新的申办规则要求,不允许申办城市邀请国际奥委会委员来访,也不允许申办城市走出去拜访国际奥委会
委员。因此,《申办报告》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了解申办城市的主要窗口之一。已是第二次申办奥运会的北
京,倾全力组织和编撰了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申办报告》。
2008年奥运会定于7月15日至8月1日举行。《申办报告》展示出一个突出绿色的宏伟规划:在城市中轴
线与北四环路交叉的北侧兴建奥林匹克公园,其中760公顷为森林公园,405公顷为国际展览体育中心,兴
建8万人的中心体育场、国家体育馆、游泳馆等14个比赛场馆,奥运村、记者村也在这里落户。奥运村占
地为80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公寓35万平方米,可供1.6万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居住。记者看
到,《申办报告》中奥林匹克公园的三维效果图气势磅礴,场馆楼宇错落有致。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
《申办报告》中引人注目的一幅幅古代体育壁画插图,以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故宫、天坛、颐
和园和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的彩色照片,深刻地反映了北京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00名工作人员花费了100个日日夜夜,体育专家最后时刻出马担任翻译校对
《申办报告》的编撰工作早在2000年初就开始筹备了,并于7月成立了以常务副主席刘敬民为组长的领导
小组,绘制出工作计划网络图,既有分工又有进程时间表。
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约有200人。
从9月开始,按照国际奥委会下发的《申办报告》手册,北京奥申委各部、室分17个专题成立编撰组,以
中文为主线,汇总资料,多次邀请专家咨询,反复修改。
图表精细到体育场馆的门朝哪开,各种标示的颜色准确无误。
《申办报告》的法文和英文翻译工作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个专家组承担的,到12月下旬译文随之完
稿。最后时刻,熟悉体育又熟悉法文、英文的体育专家何振梁、魏纪中、楼大鹏、吕圣荣等应邀“出山”,
对法、英译文进行最后的核校。
20多万字,近百张图表,工作量很大,几位专家连续几天几夜阅校。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