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1-02-14
当老板! 难!
生死时速
现在的企业团体一直不断地强调要如何了解顾客需求,要如何创
造高绩效,但是,由主管们提出一些使顾客满意的条件或创造高绩效
的方法,往往是喊破了喉咙,部属也不原照着 做。似乎,要把公司
的远景转换成个人的远景或目标,是很不可能的事情;似乎,员工们
来上班,不为别的只为钱,对于经管与管理理念一点也不关心。问题
到底出在哪里呢?
身为管理者,谁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员工能既听话又卖力,交待他
做什么,他一五一十办 得妥妥贴贴;最好的是,没交待的事,他也
会设想周到替你完成。但是,这样完美的员工, 这个世界上很少;
过去,日本企业的员工常有“拼命三郎”的精神,进入了一家公司就
准备与公司同心一命,为这家公司打拼一辈子,然而,泡沫经济造成
日本经济衰退之后,即便是 以就业热忱著称于世的日本人,据说也
与起了先为自己打算后为公司打算的思想。
注重自己的利益,凡事先为自己打算,这是人性的本然与必然。
面对这种人性的本然与必然,管理者与其在那里喊破喉咙,不如想想
别的方法,来促使员工愿意自动自发地努力。 好比我们在小学时念
过的“北风与太阳”的故事所说的,你一直用北风吹路上的行人,只
见行人把衣服穿得更牢,帽子戴得更紧,这时候你如果改用强烈的太
阳来照射他,他就自动把衣服脱了,帽子也脱了。所以与其想要改变
员工,不如先想办法改变老板。
老板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呢?我这里有一个实例:有一家机车行的
老板,从事机车修理买卖业已经三十多年了。过去一、二十年来,他
每每为了请不到好员工、员工不努力工作,以及员工为了一点小小的
不如意动不动就辞职不干而烦恼。
有一次,他跟我提起这些烦恼,我建议他:“不要把员工当员工,
让员工也来当老板, 看看问题会不会改善?”,具体地说:我要他
把机车行的营利全部登帐,聘雇员工的时候就跟他们讲明,营业额达
到某个水准时,员工可以抽多少百分比,若达到更高的水准时,可以
抽得更多。
他听了觉得很为难,他说:“这种让员工也来当老板的做法太新了
,我这是个黑手行业,没有那么时髦啦!再说,营业额是老板的秘密,
怎么可以登帐公开呢?”
的确,要改变传统的老板心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位黑手
老板也踌躇了很久,直到后来他想通了,愿意试试看。
不久前我再见到这位机车行的老板,感觉他的心情比以前轻轻愉
快,而他自己也说,自从把营业资讯公开,把利润拿来和员工分享以
后,他钱赚得比以前多,头发掉得比以前少。
这位老板说,修理一辆机车收了多少钱,卖出一辆机车收了多少钱
,员工其实都知道,倒是修理的材料费花了多少,新车一辆成本多少,
员工不一定清楚。由于员工对于利润的多数不太清楚,他们往往会以
为老板赚了很多,欲支付给他们很少,于是工作起来无精打采。
自从他把收支公开登帐以后,员工对营业利润了然于心,加上公
司赚了钱一定会分给员工某 个比例的好处,员工就不会觉得自己整
天为人做嫁,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于是他们每天充满干劲,老板有
什么计划、有什么远景,他们都乐于参与打拼。
要使员工乐于发挥自己的能力来为公司效劳,“资讯公开”和“
利润分享”只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已,管理大师布阑佳新近出版了
“灌能”一书,很有系统地提供了几个要点,可以帮助管理者与企业
经营者解决“员工不肯尽力”的烦恼。
什么叫“灌能”?灌能是管理的新技巧,目的是要引爆员工的潜
力,使能力低的人变得能力高;能力高的人把能力完全发挥出来。
如何达到灌能的效果?它要求公司应该要做到下列三点:
一、资讯公开:公司把经营上的讯如利润、费用、市场占有率、产
能、不良品等等资讯让同仁了解,不要把他们蒙在鼓里,才能使同仁
有同舟共济之心。
二、在工作范围内建立自主权。
三、以团队代替层级组织:由于公司的营运过程是跨部门的横线作
业,因此必须摒弃旧式层级由上而下的指挥系统,让主管学习团队运
作技巧,进而以团队组织来代替直线式的组织架构。
今天这个时代,有更多人秉持,“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想法,
都想自己当老板,不愿意领固定的薪水为别人效力一辈子。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应
该去理解这种想法,让员工也有当老板的心情,使员工与企业结为
一体。成功的时候,员工跟老板同样获得好处,失败 的时候,员工
跟老板同样承受损失。这样,员工感觉企业的成败与自己息息相关,
才可能竭尽全力来为企业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