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书屋
中华成语中的‘’谋‘’
作者:玉生编 @ 2003-08-10
中华成语中的‘’谋‘’
不相为谋
拼音: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例子:多是有些闻望,含有民党性质,与政府不~。(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三回)
不足与谋
拼音:bù zú yǔ móu
释义: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例子: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
勇而无谋
拼音:yǒng ér wú móu
释义: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例子:吕布,豺狼也,~,轻于去就,宜早图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各不相谋
拼音:gè bù xiāng móu
释义: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善自为谋
拼音:shàn zì wéi móu
释义: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出处:《左传·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为谋。’”
轻虑浅谋
拼音:qīng lǜ qiǎn móu
释义:考虑不全面,计划不周密。
出处:《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虚远谋,挑怨速
祸。”
有勇无谋
拼音:yǒu yǒng wú móu
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例子:毕丰~,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