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书屋
中华成语中的‘’谋‘’
作者:玉生编 @ 2003-08-10
中华成语中的‘’谋‘’
筑室道谋
拼音:zhù shì dào móu
释义: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
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渍于成。”
例子:这宗事,若教门生们议将来,只成~,不如老师断以己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
贻厥孙谋
拼音:yí jué sūn móu
释义: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诗经·大雅·文王有
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燕翼贻谋
拼音:yàn yì yí móu
释义: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
大,燕翼贻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释义: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拼音: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释义: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例子:“~”,不可强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
道不同不相为谋
拼音: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例子:我非不知银行之可以发财也,其如“~”何。(鲁迅《两地书·六六》)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拼音:bù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
释义: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例子:卑职早就打算一个主意,想去回藩台去,又因为是“~”,这种事搁在心上已有多年了。(《晚清文
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六回)
六耳不同谋
拼音:liù ěr bù tóng móu
释义: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六耳不同谋。且去,来日来。”
朝不谋夕
拼音:zhāo bù móu xī
释义: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例子:这位老人病势垂危,已经气息奄奄,~。
智慧城玉生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