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1-01-12
高原皇的市场风暴
文 /李付军
中国饮料业,这是个竞争激烈而又不乏奇迹的行业。从’92杭州糖酒会健力宝一夜成名到’98世界杯期间
农夫山泉一炮走红,以及诸如娃哈哈、乐百氏、旭日升等品牌的成功表明:竞争的市场需要不断创新。高
原皇沙棘汁,这个以纯中药沙棘原汁为原料的天然功能型保健饮料,这个一年前尚不见经传的地方产品、
排不上号的饮料品牌,在天源公司的市场创新理念指导下,打破常规,大胆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饮料同行
的品牌经营尝试,在饮料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高原皇风暴。
市场策略:创建市场同心圆
“高原皇”的市场策略是建立在圆心理论基础上,再加优先原则。具体地说,“高原皇”以武汉市场为大圆
心,逐渐向全国市场辐射;同时优先考虑其它条件成熟的省会城市或大城市,再以这个省会城市或大城市
为圆心,辐射周边市场。
1999年3月,“高原皇”作为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在成都糖酒会上一鸣惊人,吸引了全国各地有实力
的经销商数百家,这些经销商都非常有诚意,愿做高原皇的某一市场代理。这可忙坏了“高原皇”的工作人
员,老总当时的情形不亚于当年长虹老总倪润峰“一边吃盒饭,一边签订单”。在市场热潮面前,最后“高
原皇”还是十分理智地根据圆心理论和优先原则,对暂不适合圆心理论的市场,决不冒进。所以仅选择了成
都、石家庄、南昌、福州、南京等省会城市或大城市,作为“高原皇”的外地市场圆心,分别辐射四川、河
北、江西、江苏等省份市场。目前,这些精心挑选、优先发展的外地市场,其圆心作用明显,不仅自身销
售良好,而且促进了本省市场的进一步开发。
1999年6月,同样是在全国性的向国庆50周年献礼的轻工产品博览会上,“高原皇”沙棘汁与北斗集团的
另一产品代表集团赴京参加“’99 中国轻工业博览会”,北京、东北一带的经销商对高原皇沙棘汁这一项目
表现出十足的热情,甚至有几家很有实力的东北经销商亲赴武汉总部洽谈合作意向,其诚意令人感动。
但“高原皇”十分冷静地考虑到地域偏远及武汉圆心的辐射能力,认为东北市场目前暂不适用圆心理论,对
这些热情的经销商只能予以婉拒,留待来年。
(一)武汉市场 独创饮料专卖店
说起专卖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服饰专卖店、化妆品专卖店、家电专卖店等等,谁也不会想到还会有
饮料专卖店。而搞饮料专卖店的,不是美国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不是国内的健力宝、娃哈哈,而是
高原皇。创建饮料专卖店的,全国甚至全世界也仅高原皇一家,高原皇在武汉就有 12家。
为什么一反饮料业常规建立饮料专卖店呢?很多人对此无法理解。而在当初高原皇主要是从品牌发展角度
考虑,因为武汉市场是圆心,是样板市场,一定要做好,做出“高原皇”的品牌特色来。未料随着知名度的
迅速提高,“高原皇”12家专卖店倒构成了武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2家专卖店各设店长一名,值班经理
一名,客户经理三至四名,分别负责武汉三镇八大区的2000多家酒店、数百家大型商场、平价超市、连锁
店、仓储店和众多的士多店的销售服务,以及市内团购消费。专卖店不仅有效掌握了网络、控制了市场,
还是公司的人才储备基地(高原皇派往全国各地的营销人员,必须在武汉专卖店经过实习锻炼,且表现优
秀方可外派)。后来许多媒体特意把专卖店的成功之处总结为六大效应:品牌效应、展示效应、通路效
应、战略人才库效应、自营批发效应和广告效应。
武汉市场难做全国闻名。如何做好九省通衢、华中重镇的武汉市场,是对全国商家的一大考验,对武
汉本地品牌更是一大难题。第一个吃螃蟹创建饮料专卖店,以及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对武汉圆心
市场的精耕细作,使高原皇得到丰厚的回报和荣誉。
(二)外地市场 不投广告
外地市场不投广告?这对于以广告大战闻名的饮料业来说,又算是一个“另类”的举措。高原皇老总有
这样一句口头禅:我们外地市场不投一分钱广告,照样做得好。乍听此话,谁也不会相信:那市场怎么
做?不要紧,产品先进入市场(主要是酒店,高原皇沙棘汁属于天然功能型饮料,价格略贵,目前主要在
酒店销售),开始先期市场培育(如开拓酒店、免费送货、送二结一),再按市场进货总额配以10%的促
销品,维护客情关系,激励服务生向客人推荐高原皇。这里要插一句:高原皇沙棘汁属绿色食品,口感好
(酸中带甜,甜中有酸,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含沙棘原汁、18种氨基酸, 是维C之王),卖点较多;
而消费者都有新奇性消费心理,注重营养、天然、喜欢尝试新产品,且高原皇较好的口感与品质使消费者
一经尝试,就会喜欢它,这样就形成了口碑效应。在这种良性循环下,自然很快打开了市场。
外地市场是不是不需要打广告呢?肯定不是。先做市场,再打广告,是高原皇的经营思路。高原皇注重整
合行销能力,没有像大多数饮料企业那样,追求广告的轰动效应,在市场的精耕细作之后,再辅之以广告
这一市场催化剂,才能最大地发挥广告效果,品牌才能加速成长。
其实广告是一柄双刃剑,几代标王的迅速陨落,巨额的广告投入黑洞,也是一大原因。不少人士喜欢对
非常可乐的广告评头论足,主要争论是其打“国货”牌及围绕“民族情结”的创意影响了广告效果。而正因如
此,非常可乐的广告已经达到了引起轰动效应的目的,但对销售促进不力的一大弊端还是其市场本身问
题,其销售渠道、铺货状况都与广告投入形成断层与反差,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城市看得到的是它的广告,
而看不到的是它的产品的原因。
“高原皇”在选择经销商时,一方面给予了经销商较大的利润,另一方面又坚持款到发货,不大笔投入广
告。主要目的是为了既保证经销商应得的利润,又要施加一定压力,促使其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市场、做终
端,而不是一味地等、靠、要广告。这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什么时候大手笔投入广告呢?等到市场前期工
作做顺、做透,再采取广告攻势,画龙点睛,这样就会在全国市场取得一鸣惊人的巨大效果。
营销战略:营销理论武装市场
“高原皇”有一套很有创新意识的“十大营销理论”,除前文论述的“圆心理论”外,这里再论述几条较有
借鉴意义的营销理论,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食品保健品理论”。食品保健品不同于药品,不同于食品,也不同于保健品,它是在高级营养食品
之上再加天然的、具有特别功能的中药材做成的食品,以中药沙棘果原汁为主要原料配制成的高原皇沙棘
汁正是这种“食品保健品”。它的特定含义为:具有保健品的功能,食品的价格,饮料的享受。据悉高原皇
的“食品保健品理论”是从69年阿波罗登月受到的启发,因为宇航员在太空吃的就是“食品保健品”(在食
品里加上沙棘油作为主要的添加剂),而他们单吃药品、食品或保健品都不行,必须吃“食品保健品”进行
双向调节,均衡补充人体营养。
“食品保健品理论”的提出让人大开眼界。其实“食品保健品”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或一个市场,更应是一
个新的行业。对于“行业”一词,《黑马商务通》一书这样解释:所谓行业,我们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讲
的,发现一个行业比发现一个市场更有价值。笔者对商务通“把一个市场当成一个行业来做”很有同感。可
以预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保健品肯定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新的消费需求刺激下,“食
品保健品”这个新生的市场,新生的行业,必将应运而生。
(二)“饮料分代理论”。“高原皇”认为,国内饮料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第二代碳酸饮料开
始,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及国内的健力宝等为代表的饮料品牌,目前占领了大众饮料市场,但发展态势
呈下降趋势;第三代饮料是果汁饮料,以金苹果、芒果汁、汇源等为代表,以“营养、天然”为诉求点,在
娱乐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第四代饮料是功能饮料,它是饮料业的最高发展态势。功能饮料又分化学性
功能饮料,以红牛为代表,曾红极一时,但它的优点及缺点同样明显,消费群体有较大限制;天然性功能
饮料是由中药做成,不含化学成分的纯天然多功能饮料,它以高原皇沙棘、杜仲爽、广夏枸杞汁等为代
表,代表着饮料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发展前景。
“饮料分代理论”把“高原皇”定位在第四代天然功能型饮料,既避开了强大的可口可乐、健力宝,又
避免了与老牌的汇源、金苹果、芒果汁等的市场争斗,还提升了高原皇自身的形象,提高了消费信心,可
谓一举数得。
除了上述几大理论之外,“高原皇”还有诸如“定位理论—保健品的功能、食品的价格、饮料的享
受”、“绿色食品理论”、“新加法理论—沙棘果+纯净水+葡萄糖=高原皇”(其含义为“优质+优质+优质
=高品质”)等很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理论,这些理论成为“高原皇”市场开拓的致胜武器。据传曾有不少
外地经销商嫌“高原皇”广告投放量太少,跑到武汉总部要广告投入,可经过一番“理论指导”后,一个个都
被“高原皇”的“十大理论”所折服,放弃了要耍广告的念头,成为一时美谈。
广告战略:造势不如借势
99年是“沙棘年”。以宇航人沙棘油、伊利沙棘汁、鸿茅沙棘汁、高原皇沙棘汁等为代表的数十家沙棘
开发、生产企业大作沙棘文章;主要沙棘产品:沙棘饮料、沙棘油(口服液、胶丸、胶囊、滴丸)、沙棘
黄酮、沙棘颗粒、沙棘茶、沙棘晶、沙棘酒、沙棘醋、沙棘冲剂、沙棘化妆品等产品纷纷竞相上市;各种
媒体纷纷刊登大篇幅的沙棘炒作文章、宣传报道,造势而掀起“沙棘热”已初见成效。如何变造势为借势,
就看沙棘企业各显神通了。
高原皇的广告宣传遵循整合营销传播原理,分成抽象宣传、理性宣传和形象宣传三阶段。1999年是抽
象宣传阶段,主要以赞助公益活动、商业公关活动以及系列促销活动为主,全年没有打一次硬性广告,两
次大型招聘系列广告也是以突出企业形象为主。不做硬性广告,赞助重大活动,使高原皇在各种重大社会
新闻中频频露脸,既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又与社会各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高原皇广告宣传甚至是
市场开拓工作,都是一路绿灯。
根据圆心理论,高原皇的广告主要投放在武汉市场,于是选择了武汉市权威媒体武汉电视台的王牌娱乐
节目《周末娱乐圈》作为主要宣传阵地,并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开发需要,围绕不同的消费群体,举办了
一系列公益性、商业性相结合的广告宣传活动,这就为某一目标市场的启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为
了启动老年人市场,高原皇抓住1999年是国际老人年契机,8月份与武汉市委宣传部、市体委联合举办“高
原皇”杯全民健身太极拳展示活动,组织了全市近万名老年人太极拳爱好者参加表演盛会,庞大的表演队伍
创了市历史纪录,在武汉市引起了轰动,高原皇在老年人消费群体中一举成名;10月,高原皇又与市商
委、市卫生局、市老龄委合作,赞助和参加了“’99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周暨老年人用品博览会”,进一步
表示了对老年人健康的关心与爱护。通过这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公关活动,高原皇在武汉市老年消费者中树
立了良好的形象;老年人市场迅速启动,已成为高原皇沙棘汁的主要细分市场之一。
为什么说造势不如借势呢?造势者,费九牛二虎之力,往往元气大伤,出师未捷;借势者,全凭四两拨
千斤,却可养精蓄锐,坐享其成。VCD业中出道最早,而惨淡经营的万燕与半路出家却如日中天的步步高
之鲜明对比,便是很好的证明。高原皇亦精通借势之道。1999年武汉市场沙棘产品十分热门,宇航人沙棘
油强大的广告攻势功不可没:在旺季,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宇航人大篇幅的硬性广告及其不厌其烦地介绍
沙棘的系列文章。可结果如何呢?消费者买不起高价的沙棘油,却记住了沙棘的种种好处,于是纷纷购买
便宜许多的高原皇沙棘汁。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品牌。国内企业大多的“一窝蜂”现象,使得总有一两个拔尖者成为一时之雄。
抛开风光不再的“太阳神”、“中华鳖精”、“三株”等品牌不谈,1997年“螺旋藻热”使“华科”、“绿之
源”成名,98年“芦荟热”又把“惠特曼”等品牌催红了。善于把握“时势”的高原皇虽然拥有了全国最大规
模的沙棘研究、开发基地,虽然产品技术可领先十年,但深谙“广积粮、缓称王”之道。在整合营销理念的
指导下,2000年将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把高原皇推向全国市场!
品牌策略:培养名牌客户
据权威人士分析,作为全球饮料业的霸主,可口可乐单从饮料营养成分上讲,已经落后50年了。可它
百年不变的神秘配方,却依然让全世界消费者着迷。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品牌的魅力。高原皇创业之初,
就明确提出“三年不赚钱,三年创品牌”的品牌经营观。为什么要不赚钱、要创品牌呢?目的只有一个:培
育高原皇品牌,构筑21世纪品牌之路。
“培育品牌客户,构筑品牌之路”,是高原皇的品牌格言。为什么银行非常重视大户呢?因为大户是
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有名牌企业,有名牌产品,就应该有名牌客户。对一个企业来说,名牌客户与名
牌企业之关系犹如金字塔基石与金字塔尖一样,没有众多的名牌客户支持,就不会有名牌企业。高原皇为
培养名牌客户,让利经销商,让利消费者,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对湖北市场名牌经销商的培育与考核
(主要考核四方面:一是销量状况;二是市场发展态势;三是经营作风;四是合作关系)卓有成效。
1999年11月24日,“高原皇”邀请了湖北省内数十家新闻媒体,在华中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了隆重的“高原
皇向名牌经销商授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向襄樊、沙市、孝感、咸宁等15个湖北地市经销商颁发了“名
牌客户”荣誉证书,并授予15家经销商福田小卡车或昌河面包车各一辆。高原皇评选名牌客户是武汉商界
甚至全国商界首创,其大手笔对经销商奖励也是业界罕见,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大大调动了经销商的
积极性。12月19日,澳门回归前一天,应众多经销商的强烈要求,并结合考核结果,高原皇再次隆重举行
了授车仪式,向宜昌、宜都等5个地市经销商颁发“名牌客户”荣誉证书,并予以授车奖励。在短短不到一
月的时间里,高原皇就向20家经销商奖励了20辆车,并颁发“名牌客户”荣誉证书,总投资近100多万元。
高原皇这一维护、培养经销商的举措,让各地经销商很受感动,当然产品也就随着这一感动迅速冲向市
场。
众所周知,品牌的培育是多方向的、长期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为培育高原皇品牌,高原皇创建了独
特的、以圆心理论为中心的“十大营销理论”;独创了“麦当劳似的饮料专卖店、湖北市场联营连锁专卖、
省外市场分销代理”三种经营模式;顶住压力,没有启动批发市场,尤其是全国闻名的汉正街批发市场。据
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只要启动汉正街批发市场,高原皇99年销售额不会低于5000万。但高原皇为防止批发
市场冲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品牌形象,毅然放弃了批发市场、坚持做终端市场,坚持打持久战,没有
靠广告轰炸炮制“品牌泡沫”……一切都是为品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