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浦玉生著《创新思维》
作者:浦玉生 @ 2006-04-02
侧向思考法 (浦玉生)
侧向思维是从旁侧开拓出思路的一种思维,也有人称其是“从其它离得很远的
领域
取得启示的思维方法”。这种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与人眼
睛的侧视能力相类似,故称为“侧向思维”。中国古代《诗经》中的“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即为这种思维的写照。
侧向思维通过横向渗透的方式,经过联想的作用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英国
苏格
兰医生邓普禄,同轮胎的缘份是侧向思维促成的。他有个儿子,每天在卵石路上骑自
行车,因为那时还没有充气的内胎,因此自行车颠簸得很厉害。他一直耽心儿子会
受伤。有一次他在花园里浇水,手里橡胶水管的弹性一下触发了他的灵感,于是发
明了内胎。至于他给自己的“轮胎”充的是水还是气虽然难以考证,然而他是用浇
花草的水管制成了第一个轮胎却是肯定的。机械工厂的精密零件,大部份都需要人
手加工。为了防止工作物生锈,工人必须整天戴手套。为了使手指更加灵活,手套
做得很紧束,所以不但戴上脱下很麻烦,而且容易腐蚀或破烂,所以这一笔经费负
担非常庞大。
日本有一家机械工厂的一个中国工人,一天早晨,他醒来时,脑海里竟浮现出发明
液体手套的想法。“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吗?”每次戴上这麻烦的手套时,他心里
就这样想着。一天,他在帮助妹妹做纸盒时,沾满手指上的浆糊,竟在和妹妹谈话
中完全干掉,变成一层透明的薄膜,紧裹着手指头。“呃,好像戴着手指套嘛!工
厂的橡皮手套,要是能够象这样简单多好!”他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构思。心想:
“把手浸在泥巴或浆糊般的液体里泡一下,即象剥皮似的洗掉是最理想的了。”后
来,他把他的创意上报给工厂,经过工厂五六十人交换意见,仔细研究后,终于发
明了“液体手套”。使用时,把双手浸一下化学药液,即变成一层透明的薄膜,象
戴上橡皮手套一样。这种手套很柔软、很舒适,而且富有弹性。作业完了以后,把
手泡在水里,即可完全溶化掉。在创造中,侧向思维有时也表现在吸取、借用某一
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它方面的成果,作为研究另一个研究对象的基
本思维、基本方法、基本手段,从而一举成功。比如,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文
学家发现太阳上热核反应产生了大量的太阳能,这确使物理学家们茅塞顿开:能否
模仿太阳上的热核反应来获取巨大能量呢;于是后来发明了氢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