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浦玉生著《创新思维》
作者:浦玉生 @ 2006-04-02
扩展用途法(浦玉生)
扩展用途法是以某一项技术为中心,沿着“这一项技术难道没有别的用途吗?”
的
思路,向四面八方扩散,进行思考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亦称“中心扩散法”。发泡技
术的扩展繁殖就是这一思维方法的结晶。世界上最早的发泡技术要算是我国的馒头
和外国的面包了。由于蒸煮馒头和烤面包时,面团内部能产生大量气体,使面的体
积膨胀,变得松软可口。美国一位企业家看到发泡能使面包好吃,就产生了发泡是
否能用在其它方面的创造发明思想。他想到了橡胶,于是就把能产生气泡的发酵剂
掺入生橡胶中,结果在化热时,橡胶就膨松得象面包一样。由此,他发明了橡胶海
绵。塑料工业产生以后,德国的一家企业经过试验又把橡胶发泡技术的机理转用到
塑料上,制成了物美价廉的泡沫塑料,并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日本铃木信一博
士,把发泡技术又扩展到用于水泥,发明了气泡混凝土,这种材料重量轻、质地硬,
由于内含大量气体,具有良好的隔音、绝热性能,大量用于高层建筑或作吸音、保
暖材料。日本一家食品加工厂,将发泡技术用得更加巧妙,他们把发面包的道理转
用到冰激凌上,由于冰激凌不能用加热膨胀的方法,他们就采用吹入小气泡同时搅
拌的方法,使新的“雪糕冰激凌”松软可口,一两年功夫就风行日本各地……看来,
通过扩展发泡技术的用途,发明创造出别的什么东西,仍然是发明人才创造的源泉。
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扩展用途的思维训练呢?一句话,知识是开拓思维的基础。如
北戴河孟姜女庙前檐柱上有一副对联,原文如下:“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
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根据“朝”有两个读法:表示早晨的“朝”,表示潮水的
“潮”,“长”也有两个读法:表示长短的“长”和表示涨潮的“涨”,可以有如
下三种读法:“①海水朝,朝朝潮;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②海水朝潮,朝
朝潮,朝朝落;浮云长涨,长长涨,长长消。③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长长
涨,长涨,长长消。”如果没有知识,不知道“朝”和“长”各有两个读音,那么就
不可能进行什么扩展用途的思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