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浦玉生著《创新思维》续一
作者:浦玉生 @ 2006-04-02
综合创造法(浦玉生)
综合创造法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的各个特点联结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
技术整体加以思考的一种发明创造法。这种发明创造法并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也不是把各种
因素加以形式上的堆砌,而是根据研究对象本身各种特性之间的客观联系,从内在的相互关系中去
把握对象的整体性的发明创造方法。综合法的应用是以分析为前题的,在发明创造中,分析主要表
现为大脑把事物整体的组成部分与各个特性区分开来。例如,发明者要革新创造一辆汽车,那就首
先要把汽车的若干组成部分在脑中加以解体,将它分为汽缸、轮胎、车身、内燃机等各个不同部
分,并找到革新汽车的关键性问题,然后才能在原来汽车的基础上,综合成为一辆新的汽车。由此
可以看出,思维分析能力能使发明者在发明创造中对所研究的对象了解得更细致、更深入,从而加
深了对研究对象各个方面、各个部分的认识,这是有利于综合的。有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法开
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要选择一个比较明确的发明课
题。目标选定后,再通过分析把革新发明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特性一一区分开来。在分析的过
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思想,可采用提问、联想,列举缺点等方式,诱发创新思想的产生。最
后,应用综合法从众多的创造性设想中,综合成为一种新的性能好、效益高、实用性强和切实可行
的发明方案来。例如,中、西医的结合就是一种综合,综合就是创造,综合已有的不同科学原理,
可创造出新原理。如综合万有引力理论与狭义相对论,就形成了广义相对论,综合已有事实的材
料,可以发现新规律。如元素周期率的发现。综合已有的不同科学方法,可以创造出新方法。如由
几何学与代数学方法到产生解析几何的新方法。综合已有的不同学科能创造出新学科。综合不同产
品的优点能创造出新产品。如日本松下公司综合了世界各国多种电视机的技术特长,创造出了名牌
产品。在所有综合中,与创造工程最有关的是技术综合。所谓技术综合,是先把对象分解为各个要
素、各个层次,然后再分析其基本特征,找出各种层次的要素,并将可取之处综合在一起。很显
然,综合可以使人的认识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转化,可以使人超越原来的认识水平,从而站得更
高、看得更远、体会得更深,获得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成果。在20世纪全世界的重大发明创造
中,日本连一项也没有,但它善于在别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搞综合,却创造出不少世界上第一流的
新技术和新产品。
归纳思考法
归纳和演绎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思维方法,两条思路相向运行,集散结合,协同互补,有助于科学的
思考。归纳思考法,是从实践或观察到的大量的个别事例、实验数据出发,经过我们头脑由特殊到
一般、由实验到理论的推理思考,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新的结论或揭示出事物发展运动
的一般规律。例如,人们为了认识植物的生长规律,具体地研究了许多种树木、花草的生长现象,
发现这些树木花草都要在阳光作用下,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吸收氮、磷、钾、水等物质,长
成根、茎、技、叶、花,从而概括出植物生长过程的新陈代谢原理。英国哲学家培根曾以形象的比
喻,说明了归纳法在创造性活动中的重要性。他说,我们不应该象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象蜘蛛,
只从自己肚里抽丝;而应该象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培根本人在他
的科学活动中,就是既注意资料的收集,也注意资料的归纳整理。而归纳思考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
法,也首先是由培根作了系统的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归纳思考往往可以从所搜集到的事实材料引
出好几种可能的理论,其中有些理论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一般说来,考察的对象越多,得出的结论
可靠性越大;考察的对象越少,得出的结论偶然性成分越大,可靠性就越小。比如“汤浅现象”,即
是日本人汤浅光朝于1962年根据1501-1950年450年的统计资料定义一个国家的科
学成果占同时代全世界成果1/4以上者为世界科学中心,由此归纳发现,科学中心随着系列社会因
素的变化而转移,转移的周期大体为70-80年,再如,有人统计1840年、1860年、1
880年、1900年、1920年、1940年、1960年上台的七届美国总统,都不是活着
下台的,有3个在台上病死,4个在台上被刺死,于是,这两个以不完全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可靠
性大不相同,前者,占有资料多,即据以得出其结论的对象数量大,其结论比较可靠,而后者则相
反,人们只能将其作为一种历史的、离奇的巧合来看待,对其结论的可能性大有怀疑。
演绎思考法
演绎思考法与归纳思考法相反,它是从一般性原理、原则出发,推论出对个别事物的认识,得出新
的结论的思维方式,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
式。例如:大前提:自然界中一节物质都是可分的;小前提:基本粒子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物质;结
论:基本粒子是可分的。因为前提是一般(普遍、共性),结论是个别(特殊、个性)一类事物所
共有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别事物必然具有,所以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但要推出的结论正确,
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前提要正确;第二,推理的过程要合乎逻辑规则,也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演
绎推理得出的结论就是可靠的。演绎思考法曾为科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高斯算出谷神星的
轨道,麦克斯预言电磁波,狄拉克预言正电子的存在,等等,都是演绎思考的结果,我们还可以看
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亚里士多德断言,物体从高空中做下落运动的时候,“快慢与其重量成正
比”,就是说,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一千八百年后,伽里略不仅用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
结论,而且还提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演绎推理,使他的反对者不得不尊重事实。伽里略说物体A比
物体B重得多,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说法,A应比B先落地。现在把物体A与B捆在一起,即为物体
A+B。一方面,因A+B比A重,它应比A先落地;另一方面,由于A比B落得快,B应减慢A
的下落速度,所以A+B不应比A后落地。这样便得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A+B既应比A先
落地,又应比A后落地。由于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诊断的错误性,而闪耀演绎思维的熠熠光辉。
集中思维法
发散思维具有发散性、多维性、求异性、灵活性等特点,它能帮助人们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但
是仅有发散思维是不够的,创造思维最终必须在众多答案中选择一种最新特点,选择一种最新颖、
最实用、最简便的方案,这就需要集中思维。集中思维就是从众多的信息中引出一个最佳的答案,
也就是将思维指向一个中心,以便解决新问题,这种思维又叫幅合思维、收敛思维。它是有方向、
有范围的,它具有封闭性、收敛性、集中性、严密性的特点。它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在发散的基
础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判断,综合而得出结论。科学史上,殊途同归的事情每每可见。例
如:“同病异治”,西药、中药、针灸都能治疗腹泻,其治病机理在于:吃西药,主要是通过消化系
统影响血液循环系统,起杀菌、收敛作用;吃中药,主要是健脾利湿,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针灸
则是通过经络系统调节肠的蠕动,使肠粘膜充血、水肿,炎变的情况得到改善和克服,增强肠壁血
液中的白血球,从内部增强细菌的功能。在医学上,叫做“同病异治”。正如库恩所说:“先驱者的
研究尽管其出发点各不相同,他们最后还是汇集于一个共同的结果”。下述方法,有利于我们进行
集中思考:1.将发散思考中产生的想法,用卡片写下来,每张卡片上写一个。2.分析每张卡片,
将内容相关、内有联系比较紧密的卡片调到一起,产生一叠叠的卡片群。3.琢磨卡片群的内在联
系,将形成的新的思想材料,写成卡片,追加上去。4.反复整理卡片,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5.
这样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思考,我们的思想就会从发散思维时的不同方向,逐渐指向一个方向,进
而指向一个中心点,直到我们满意为止。
分割思考法
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分割和分解的。分解事物是促进一个人创造性思考的重要因素。例如:以派克笔
而闻名世界的派克先生,当初只不过是一家销售钢笔的小店主,他经常在想如何能创造出更好的钢
笔来。后来,他采取了分割思考,即把钢笔这一事物加以研究,最后以流线型笔杆、插入式笔帽获
取专利,并使他的钢笔打入了世界市场,显示出派克极大的创造性。用创造思维对事物进行科学分
离,就会将事物“化整为零”,减少了空间或面积,改善了分离后各部分的性能或提高其效率。从其
意义上说,分离也是种创造性思考。例如,把扬声器从收录机中分离出来而发展成音箱;把衣服中
的袖子分离后发明了马夹。针对一些洗衣机稳固性能差的缺点,可以把洗衣机的操纵台从中分离出
来,以降低洗衣机的重心,提高其稳固性。
替代思考法
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往往要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通过对代替事物的研究来解决被代事物的
问题,从而使要解决的矛盾集中化、明朗化,便于人们思路的发挥。替代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
思考。象代用材料、代用零件、代用方法等,包含着创造技法中的“代一代”。比如,在火柴盒上以
纸代木,以塑料代替钢材,以及人造皮革、人造大理石等均属此类。许多科学领域(地质、建筑工
程等)中的换元研究,关键在于发现并决定可以相互替代的事物及其等值关系和实施替代的具体办
法。美国植物理学家格拉塞尔就曾用几粒破碎的鸡骨代替高能粒子、用啤酒代替高能粒子穿越的介
质来进行换元研究,最终发现了当带电粒子穿过液态氮所经路线与鸡骨在啤酒里下浇所经路线一
样,都可出现一串串的气泡,呈现出粒子飞行的轨迹。格拉塞尔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特性列举法
特性列举法是采用对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特征的详细分析(即将特征逐一列出),而后来探讨能否
改革、创新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一般说来,要着手解决或革新的问题越小,就越容易获得成功。例
如,要革新自行车,即便是采取智力激励法,也难以得出全新的设想,分析原因上它涉及的面太
广,很难一下子把握住。如果将自行车分解成若干部分(如车胎、钢圈、钢丝、轴承、链条、齿
轮、车身、把手、刹车等)予以分别研究,相对说来就比较容易产生新的设想。美国创造学家克位
福德的特性列举法一般过程如下:第一步,选择一个比较明确的课题,课题宜小不宜大,如果课题
较大,则应该分解成若干小课题分别进行。课题选定后,先列举出发明可革新对象的特征。一般包
括如下三个方面:名词特征;性质、材料、整体、部分、制造方法等。形容词特征:颜色、形状、
大小等。动词特征:有关机能及作用的性质,特别是那些使事物具有存在意义的功能。例如,要改
革一只烧水用的水壶,初看起来这种水壶已经很不错了,想不出还可以有什么改良的地方,这时可
按照特性列举法将水壶的特征分别列出:名词特征:整体:水壶;部分:壶口、壶柄、壶盖、壶
身、壶底、蒸气孔;材料:铝、铁皮、铜皮、搪瓷等;制造方法:冲压、焊接。形容词特征:颜
色:黄色、白色、灰色;重量:轻、重;形态:方圆、椭圆、大小、高低等;动词特征:装水、烧
水、倒水、保温等。第二步,从各个特征出发,通过提问诱发出用于革新的创造性设想。可再用智
力激励法产生众多的设想。比如,通过名词特性可提出:壶口是否太长?壶柄能否改用塑胶?壶盖
能否用冲膜压出以免焊接的麻烦?怎样使焊接处更牢固?除了上述材料外,是否还有更廉价的材
料?冒出的蒸气太烫手、蒸气孔能否移到别处?现有的一种鸣笛壶,就是通过这一思路改革成功
的,这种壶的蒸气孔改设在壶口,水烧开后会自动鸣笛,壶盖上无孔,提壶时不会烫手。当然。如
果从形容词上下功夫,也会有所创新;怎样使造型更美观?怎样使壶的自重减轻?在什么情况下,
多大型号的壶烧水最合适等;如果在动词特征上多想主意,如怎样倒水更方便?怎样烧水节省能源
等同样也可能开辟产品在市场的新销路。
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是一种通过发散思维,发现和挖掘事物的缺点,并把它的缺点一个一个列举出来,然后
再通过分析,找出其主要缺点,据此提出克服缺点的课题或方案的创造性思维。运用缺点列举法并
没有严格的程序,一般可按以下轨道进行:①确定某一改革。革新对象;②尽量列举这一对象事物的
缺点和不足。这时,可用智力激励法,也可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③将众多的缺点加以
归类整理;④针对每一缺点进行分析,改革或采用缺点逆用法,发明出新产品。例如:对一双普通
的长筒雨靴,可以列出如下缺点。材料方面:鞋面弯折易开裂;鞋后跟易磨损……;美观方面:颜色
单调,或样子千篇一律……;功能方面:春寒有雨时穿冻脚,夏天有雨时穿闷脚,潮气重、易患脚
气,走路不跟脚、袜子容易掉下来……只要针对上述的某一个缺点着手进行改进,就可能创造出新产
品,使之独占螯头。比如,日本有一个叫荒井的人,针对“夏天穿闷脚,易患脚气”这一点,在制造
方法上加以改进,制成了前后有透气孔的雨靴;还有一个叫野口文雄的人,针对“脚后跟容易磨
损”,研究出了一种浇模时就在脚后跟部位埋进一种鞋钉的新式靴鞋大大减少了磨损;现在市场上
的各种颜色的雨鞋,也是在克服了“颜色单调”这一缺点后创新出来的产品。缺点列举法简单易行且
容易收到效果。例如,苏州汽车电器厂原是一家只有几十个人的校办厂,生产汽车喇叭继电器,该
厂负责人徐荣生为改变产品销路不畅问题,开始学习创造技法。缺点列举法使他开了窍,通过走访
各地、收集用户意见,发现他们过去一味模仿大厂生产的继电器主要有三大缺点:使寿命不长;产
品外表镀锌面易变暗;接线图印在包装盒上,易丢失,于检修不利。然后,他分别找出了产生这些
缺点的原因是:线圈接头直接夹在铜夹板上,容易接触不良,使用寿命短;包装只用一个纸盒。无
防潮措施,造成镀锌面氧化、发暗;接线圈印在包装盒上容易丢失,不便于检修。针对以上三条缺
点,厂里采取了相应的3项措施:3项改革使该厂产品摆脱了步入后尘的局面,结果,1982年
比1981年销售量增加了1倍,利润也翻了番。